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今年我国的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糖尿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矽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等是结核病易感人群。对于糖尿病患者,开展结核病症状监测、定期开展胸部X线检查,警惕糖尿病和肺结核并发尤为重要,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肺结核可减轻患者本人和社会负担。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的痰液。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啑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小于10μg的痰滴可进入肺泡腔,或因其重量轻而飘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在室内通风不良环境中的带菌飞沫,亦可被吸入引起感染。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多能被人体免疫防御机制所杀灭。仅当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机体免疫力不足时,感染后才能发病。其他感染途径,如经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很少见,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结核病的症状
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咯血后常有低热。病灶炎症累及壁层及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而加重。●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核的注意事项
(一)规范就医,结核病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二)由于抗结核药及感染可影响血糖的波动,因此早期抗结核治疗时应注意监测血糖,逐渐把血糖控制稳定。(三)治疗过程中由于抗结核药的胃肠反应等,患者饮食不佳,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低血糖休克,危及生命,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若出现头晕、乏力、烦躁、出汗、心慌等,要高度警惕。(四)抗结核的疗程要相对延长,初治肺结核1年甚至更长,若血糖控制不好,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也较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常态化下,肺结核作为影响我们肺部健康、阻碍你我自由呼吸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其监控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消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是全民共同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团结一心,通过共同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结核病疫情,最终保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推荐阅读系列专家推荐一普通外科专家(一)系列专家推荐二
普通外科专家(二)系列专家推荐三
普通外科专家(三)系列专家推荐四
骨科专家系列专家推荐五
妇产科专家系列专家推荐六
眼科专家系列专家推荐七
耳鼻喉科专家系列专家推荐八
皮肤科专家系列专家推荐九
重症医学科专家喜讯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级分中心落户我院
预约挂号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