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人死亡陕西发布最新法定传染病疫情

近日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11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

报告显示,

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

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

死亡25例。

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25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热、炭疽、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6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死亡25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出血热和痢疾,占发病总数的93.28%。同期,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0种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发病总数的95.08%。

当前,气温逐渐降低,室内聚集性活动增多,流感、流腮、水痘、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已进入高发期,新冠肺炎疫情又面临再次反弹的风险,另据省疾控中心监测显示,我省出血热也处于发病高峰。各级疾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评估,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控制。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对发热病人管理,并按传染病报告要求及时报告。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广大公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野外工作者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鼠类,出血热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要及时接种出血热疫苗;室内要保持通风换气,室外活动要注意保暖,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个人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12月我市进入寒冷的冬季,气温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易引起学校和幼托机构暴发疫情;天气寒冷,使用燃气、煤炉和柴火取暖时,市民应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近期,全球疫情加速蔓延,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本地确诊病例,11月下旬我市3县区出现流入涉事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

警惕学校传染病暴发和流行。近期我市水痘、手足口病发病升高,部分学校、幼托机构出现暴发疫情;学校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呢?

校医、班主任掌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做好晨、午检及日常巡检,及时发现患病学生,追踪缺勤学生的健康状况;做好室内外环境清理,教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家校配合,做好冬季传染病防治,家长不送患病孩子到校,如实告知老师孩子健康状况,按要求做好传染病的隔离治疗,期满后方可返校;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手段,水痘、手足口病EV71、流感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正规接种点自愿、自费接种。

天气日渐寒冷,安全事故随之增多,近期镇坪县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冬季取暖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人们在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用煤炉柴火取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做饭,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或排烟不良,就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中毒的人常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昏迷,当中毒者意识到要离开现场时,已经四肢无力,无法呼喊求救,极具危险性。提醒市民朋友冬季取暖时,避免直接使用盆、炉取暖;不在煤炉燃烧的房间睡觉;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及时疏通烟囱,检查管道,防止破损;使用完燃气灶具及时关闭开关;

如发现可疑患者,迅速移至通风处,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抢救。

雾霾出行安全

雾霾是漂浮于大气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其可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慢性疾病患者、老人、小孩、孕妇、室外工作人员等人群属于易感人群,应着重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雾霾天气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出行,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若需户外活动时,应做到“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简称短平快)”。

(2)外出时可采取戴口罩、帽子等防护措施减少与污染物的接触。回家后应及时脱掉外衣,洗手、洗脸、清洗口鼻及裸露皮肤,主动咳嗽清理气管内有害物质。

(3)雾霾天气时,若出现呼吸道、眼部严重刺激症状时,医院就诊。

来源:陕西省卫健委、安康疾控、陕西疾控

-END-

你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lctx/1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