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宝宝入睡时出汗多,绝大多数都是正常现象。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
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有些活泼好动的孩子,白天运动量大,产生的热量多,机体没有能力将多余的热量通过出汗散发出去,热量积聚在宝宝体内,宝宝晚间体温可达38℃左右。宝宝入睡后,产生的热量减少,交感神经敏感性减弱,身体便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以维持机体正常体温。
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夏天天气闷热,卧室通风不良,宝宝更容易出汗。这种出汗在医学上称“生理性出汗”,一般都发生在上半夜刚入睡时,深睡后汗液便逐渐消退。对于生理性出汗,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只是宝宝生长过程中一种生理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
一般,这种情况被称为“生理性的出汗”,多数表现为头部和颈部容易出汗,常常在睡觉后半小时内发生,2小时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宝宝出汗多,护理这样做
?宝宝出汗多时,首先要检查一下是否有给宝宝穿衣、盖被子过多的问题。一般给宝宝穿衣服跟成人一样或者多一件就可以,不必再多穿;晚上盖被子也和父母一样就可以了。
?及时把汗液擦干,也可以给宝宝的衣服塞一条隔汗巾。捂着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容易着凉,所以汗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
?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日常饮食注意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锌、铁、钙的食物。
?适当减少宝宝临睡前的活动量。
?睡前不要给宝宝吃太多的食物。
?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增强宝宝的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后半夜出汗,爸妈要注意
通常来说,宝宝刚入睡的时候出汗并不要紧,如果下半夜仍然出很多汗,爸爸妈妈就要出注意了。下半夜出汗又称盗汗,是宝宝身体能量消耗过大,天亮前血糖浓度降低引起的虚汗,可能是疾病原因引起的,比如,结核病、低血糖、佝偻病等。
爸爸妈妈可以根据下面的表现来进行区分。
正常的出汗:宝宝精力旺盛,即使满头大汗,还是上串下跳,不亦乐乎。通常是刚入睡的时候大汗淋漓,睡着后不久就不再出汗,被子盖多了准保被踢掉,小手一定是伸在被子外。
病理性盗汗:稍微动一动就会大汗淋漓,浑身无力。通常是整夜流汗不断,却又怕冷畏寒。
其实,分辨起来很简单,把握一个原则就可以了:如果宝宝特别爱出汗,但饮食、睡眠、精神状态都比较好,也没有其他异常的话,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啦。
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
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医院检查微量元素,发现异常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