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从豁教授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三伏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简称“三伏贴”)是将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和外治法有机结合的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辛温类具有祛寒、通经等功效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期间,以人体背部的脏腑俞穴为主要穴位进行敷贴,以防病治病的中医特色外治方法。本法主要适合于素体阳虚,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无明显不适感,并可减轻很多内服药物对人体功能、器官的损害,历经几千年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物对人体功能、器官的损害,历经几千年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贴敷药物的组成和制备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采用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工作室宝贵经验,田老为国内穴位贴敷疗法第一人,最早于50年医院开展穴位贴敷研究,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北京召开的全国针灸针麻国际研讨会上,田从豁首次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论。三伏贴制剂结合田老60余年宝贵穴位贴敷经验制成,贴敷工作选穴由田老亲自指导。

基本药物组成:炒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干姜(为1人1个疗程的用药量)。在专用制剂室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加工制成油润、气味清香、黑褐色固体状物的无纺布贴剂。可常温下保存,用时除去衬纸和边胶,直接敷贴即可(图)。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适应症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合于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者,在秋、冬季节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推荐以下适宜病症。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的禁用与慎用人群

(一)禁用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二)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

贴敷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背部,上身前倾40~50度。先用干毛巾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贴敷局部皮肤(面积要大于贴敷面积),待皮肤干燥后,将三伏穴贴放在选取的腧穴上,按压固定。

(三)疗程

一般每年贴3伏(如有闰伏则为4伏)为1个疗程,以连续贴敷3年为佳。3年以后,患者可以继续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1.“冬病夏治三伏贴”因其药物组成和制作工艺,较少出现皮肤发泡现象。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或既往用药曾出现红斑、水泡等反应者,应缩短贴药时间。

2.小儿、久病、体弱、消瘦者,贴敷时间宜短,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3.贴敷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大量出汗,以防药物脱落;尽量减少电扇、空调直吹,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4.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食物;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

5.取下贴敷药物后,可用清水擦洗局部。不要搓、抓、挠用药局部皮肤,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特殊说明

1.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属于中医“治未病”方法,宜3年以上长期使用。

2.穴位贴敷治疗前一定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并要向患者介绍本疗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3.贴敷期间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及时控制病情。临床医生应注意对患者的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

4.贴敷期间如果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进行帖敷的医疗机构。帖敷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帖敷局部皮疹、瘙痒、起泡等。

年“三伏”时间

初伏:年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年7月23日~8月1日

闰中伏:年8月2日~8月11日

末伏:年8月12日~8月21日

由百位国家级名医、名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组成的“中科易康国医名师大讲堂”,开启了万人传承计划,让全国基层中医有机会接触德高望重的国医名师。国医名师将他们继承古圣先贤的绝学,经过自己40到70年的临床验证总结,将学术思想、医术经验的精髓传授给大家。弥补了传统一师之技、一家之言的传承局限,通过医术提升后报考师承确有专长医师、中医康复理疗师、中医针灸师、心理咨询师、国际中医医师、国际针灸医师等权威资格考试,获得合法从业资格和职称名誉。让中医薪火相传、人才辈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
盖白霖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lctx/6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