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日子是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提醒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并加强防控,在年定下的。提到结核病,大家一定不陌生。以前又叫“痨病”,患病的人被人们喊做“痨病鬼”。痨病鬼一般都是身体瘦弱、弯着腰咳嗽……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结核菌可能入侵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80%),还可以发生在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等。结核杆菌入侵人体后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更取决于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力。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结核杆菌在体内不断繁殖,导致结核病的发生。因此,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是抵御结核病等所有疾病的根本。1“穷人”生的病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是解放前的、穷人生的病,已经快消失了。其实现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全世界每天有人死于肺结核,仅年就有万人死于该病。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病例统计显示,近年来学生、白领都有,特别是劳累(包括劳力、劳心、熬夜)、减肥节食、体质差、周围有人患结核病、患其它病致免疫力差、使用免疫抑制药的人更容易患结核病。2咳嗽症状被误认为是感冒结核病最多发生在肺部,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而咳嗽这个症状刚好也是感冒的症状,这就是普通百姓最容易耽误就诊,甚医院治疗的原因。其实感冒与肺结核的症状是有区别的。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几乎每个人,全年都可发病。起病急,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有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咽干、痒、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全身症状:发热、轻度畏寒、头痛。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是咳嗽,医院拍胸片。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发热3-5天,咳嗽、咳痰可2-3周。对有呼吸道症状,特别是病程2-3周以上者,强调必须拍胸片。因为常见的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2-3周一般都好了,不好就需要考虑其它疾病。3症状好了就可以停药有些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1-2个月后,感觉症状完全没有了,以为病好了,就停药。其实结核菌是很顽固很难杀灭的一种细菌,服1-2个月的药只是把它们大部分杀死,完全有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必须至少服药治疗6个月,然后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停药还是延长疗程(严重情况需延长)。4误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有些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吸烟,平时经常咳嗽,所以对咳嗽习以为常,认为咳嗽是“很正常”的,根本不知道肺结核甚至肺癌已经悄然偷袭了。所以这些症状患者,一是每年应拍一次胸片,二是若咳嗽加重或出现其它一些伴随症状,应及时拍片,进一步检查。5误当作陈旧性肺结核若胸片有异常,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切忌草率下结论“陈旧性肺结核”。是否“陈旧”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定的,比如PPD皮试、痰结核菌、胸部CT等。所谓“陈旧性肺结核”其中一些是活动性的,是肺结核早期、或陈旧肺结核复发了。如何抵御结核病?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状况,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铁、锌、硒等。
蛋白质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摄入过少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许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如大米、面粉、大豆等植物性食物和肉、鱼(虾)、鸡(鸭)、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也包括大豆及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进入机体后,比植物性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所充分利用。因此,每天都要适量吃一些动物性食物。
铁缺乏时容易引起贫血,降低抗感染能力。铁主要的食物来源有:动物血、肝脏、大豆、黑木耳、芝麻酱中含铁丰富。锌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内余种酶的组成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尤其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量摄入锌可增强儿童、老年人及一些特殊病人的免疫功能,对胃肠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动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锌。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等是锌的良好来源。硒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动物性食物如肝、肾以及海产品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