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也称“肺痨”,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在我国结核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肺结核可分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肺结核三类。
易感人群
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传播途径
经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笑和唱歌时,可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播散空气中,并可停留数小时,若被他人吸入则可引起感染。
预防
提供预防结核病的教育,如咳嗽礼仪。避免与肺结核患者接触,特别是在封闭和拥挤环境中。若接触不可避免,则可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装置,如面罩。对肺结核高危人群或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的个人,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
疫苗接种和预防性化学治疗对预防肺结核也有重要作用。
疫苗接种,卡介苗接种对预防常发生在儿童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结核有较好作用;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仍须注意采取与肺结核病人隔离的措施。
图文提供/刘彩霞
整理编辑/王锐
整理编辑/翟诚龙
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