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肺结核传播四大途径:1、经呼吸道传播。排菌的患者,尤其是经痰涂片检查显示阳性的患者,具备极强的传染性。2、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吃饭,引起消化道感染。患者咳嗽或者是打喷嚏时会喷出带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如果是少量的结核菌或者是毒性比较弱的结核菌,可能被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所杀灭,但是如果要是受到大量结核菌的侵入就会导致感染发病。3、健康人如果食用了带结核菌的食物,也会受到感染,比如食用含有结核菌的牛奶,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也会导致发病。4、通过皮肤,泌尿生殖道也可感染,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由于大学生在学校生活比较集中,有人得了肺结核就很容易传染,因此大学生必须掌握校园传染病知识,懂得保护自己。那么大学生怎样预防肺结核?小编总结方法如下:1.控制传染源一旦出现了类似结核病的症状,如自身食欲不振、疲乏、经常盗汗、消炎两周无效的咳嗽和咯血,医院就医。如果发现周围同学或老师患了传染性肺结核(排菌肺结核患者),一定要及时上报,让其休学或休假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其他人员。及时发现并治疗,治疗期间按医生要求坚持服药6~8个月,定期复查,待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才能复学、上岗。2.切断传播途径教室、宿舍、居室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卫生,室内注意定期消毒。由于结核杆菌主要经空气通过呼吸道传播,其次是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自身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个人都不要随地吐痰。与痰中测出结核杆菌的人接触更要有防范意识,应戴口鼻罩。3.提高免疫力同学们学习压力大而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作息不规律,也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结核病。因此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保持健康心理,饮食应该注意食物的营养和搭配,各种肉类(包括禽、畜、鱼类)、蛋类、蔬菜、水果、主食、牛奶、豆制品等食物合理搭配。增强自身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感染和发病机会。tips:肺结核并不可怕,如果得知有同学或其家庭成员、周围人群有结核病可疑症状,切莫恐慌,请及时提醒他们到当医院就诊,如果确诊为肺结核,应鼓励他们早期、规律、系统治疗,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传染。结核病病人只要接受正规治疗大多可治愈。END?届优秀毕业生事迹(六):级数字媒体技术班谷馨
?我院举办“中国电影产业流衍”主题讲座
?我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线上“学‘习’用典,点亮人生”微党课接力活动第三十一期(王桂峰主讲)
来源
网络
编辑
徐丽娜
责编
高杰
审核
韩诺敏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