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各地出现牛全身长满硬块,很多养殖朋友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263808.html

在我国新疆边境,哈萨克斯坦国流行着一种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能通过蚊蝇等节肢昆虫传播,严重损坏牛的皮肤,影响皮张加工与销售。在与其相邻的我国新疆维吾尔地区养殖密度非常的大,一旦传入我国将对我国的养牛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据前不久国家权威部门报道,本病已于年8月12日传入我国,这是我国首次确诊发生该病。经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排查,截至目前,共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伊宁市发现病牛头,死亡1头。传入后,对我国的奶牛和肉牛养殖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大家对本病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一、什么是牛结节性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

该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皮肤、粘膜出现结节、囊泡、水肿、痘性病变,伴有鼻炎、结膜炎、抑郁、厌食、消瘦症状,大量分泌唾液,产奶量下降,可引起公牛暂时或永久性不育,影响皮张加工与销售,甚至因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导致动物死亡,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疾病(OIE年须通报疾病名录),被OIE列为34种重要动物疾病之一。

二、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性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原为结节性皮肤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

病毒经55°C、2小时或65°C、30分钟可灭活。皮肤结节保存在-80°C、10年,或受感染的组织液保存在4°C、6个月,其中病毒仍可恢复感染能力。

该病毒对酸碱敏感,在Ph值6.6—6.8、37°C温度条件下保持5天,病毒滴度不会显著降低。

对乙醚(20%)、氯仿、福尔马林(1%)、去污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敏感,石碳酸(2%15分钟)、次氯酸钠(2-3%)碘化合物(1:33)、卫可(2%)、季铵类化合物(0.5%)可使其灭活。

结节性皮肤病毒极其稳定,尤其在干的结痂中,常温下能够长期存活,在坏死的结节中,可存活33天以上甚至更久,在自然干燥的皮张中,至少可存活18天以上,在自然环境中能够长期保持繁殖活性,病毒对阳光敏感,但在黑暗环境下,如被污染的动物排泄物中,可存活达数月之久。

三、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

结节性皮肤病流行于非洲大部分国家或地区,自年,该病通过中东、东南欧洲、巴尔干地区、高加索地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开始快速传播。

介于10—20%之间。

一般介于1—5%之间。

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具有极强的宿主针对性,主要感染牛和水牛。在埃塞俄比亚有研究证据表明,不同品种对结节性皮肤病的易感性差别较大,如霍尔斯坦·弗里斯牛(黑白花牛)、杂交牛品种的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地方瘤牛品种则较低。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对人类无感染性。

牛结节性皮肤病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传播,但至今未确定具体的节肢动物,一般认为蚊子、咬蝇、雄虱在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传播中发挥着作用。考虑到不同地区节支媒介生物数量、采食特性的不同,其在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上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实验证明,接种皮肤结节或血液病料,可引起牛只感染。直接接触,在该病传播上的作用很小。患病公牛可通过精液排出病毒,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和确认由精液导致该病传播的病例。采食病牛唾液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引发传播也尚未有定论。报道有通过胎盘传播的情形。

皮肤结节、结痂、硬皮组织病毒含量相对较高,超过35天甚至更久,在这些组织中依然能分离到病毒。血液、唾液、眼鼻排泄物、精液都能分离到病毒。发生病毒血症后7到21天期间,可断断续续在血液中检测到病毒,含量比皮肤结节中略低。

四、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症状

结节性皮肤病的症状,有的严重,有的不明显。不同血清型的毒力无明显差异。

患病牛只体温可达41℃以上。

产奶量显著下降。

抑郁、厌食、消瘦。

有鼻炎、结膜炎症状,大量分泌唾液。

体温开始升高后的48小时内,头颈、四肢、乳房、生殖器、会阴部位出现2-4厘米的皮肤结节,结节凸起坚实,呈圆形。结节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坏死、纤维化,并可持续数月。小的结节也可能会自动消退,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口腔、食道、气管、肺部粘膜出现囊泡、溃疡、变性。

四肢、腹部、胸部、阴囊、阴户部位可能发生水肿,致使动物不愿移动。

可导致公牛永久或暂时不育。

可导致孕母牛流产,或数月不发情。

严重感染牛只因消瘦、继发性肺炎、乳房炎、皮肤结节部位坏死创伤等,恢复极为缓慢。

严重的多病灶凸起真皮丘疹

气管粘膜,严重的多病灶坏死性气管炎:凸起斑块表面坏死且伴有出血

皮下肌块痘病变从皮下延伸至肌肉层

五、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鉴别与诊断

严重的结节性皮肤病症状明显,温和型结节性皮肤病,易与一下疾病混淆:牛疱疹性乳头炎、牛丘疹性口炎、伪牛痘、蠕形螨病、贝诺虫病、牛瘟、牛皮下感染、荨麻疹、皮肤结核、盘尾丝虫病、昆虫和虱子叮咬等。

病原鉴定:PCR是成本相对便宜又快速的鉴定方法,皮肤结节、唾液、结痂、鼻排泄物、血液,皆适宜用于PCR检测样品。病毒分离耗时长,成本高,但能够确诊活的病毒存在。电镜可鉴定典型的痘病毒体,但不能够鉴定病毒的种属。

血清学实验:不能对山羊痘病毒属的三种病毒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结节性病毒加以区分。病毒中和实验,是目前检测山羊痘病毒属抗体的金牌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但费用昂贵,难以操作。抗体酶联免疫反应,为新开发检测方法,目前山羊痘病毒属抗体检测商用试剂盒已投放市场。

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控制

从欧洲、西亚等地区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情况看,成功控制和消除牛结节性皮肤病,依赖于对首发病例的尽早诊断和鉴定,以及后续迅速的大面积的免疫接种预防。采取扑杀所有患病及同群牛只的彻底根除措施,与仅扑杀患病牛只的措施,对消除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效果相似,并无显著差异。

无疫情国家:限制家养牛、水牛及相关产品进口;对流行国家或地区周围20公里范围内的易感动物,进行牛结节性皮肤病监测。

疫情流行国家:限制疫区牛只移动管控,淘汰临床染疫动物,加强免疫管理。仅仅限制患病动物移动,淘汰临床染疫动物,而不进行免疫预防,一般没有效果。OIE建议,对死亡动物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对污染场所进行清洗消毒。目前,尚无证据证实媒介生物控制对防治本病的作用。

接种牛结节性皮肤病活弱毒苗,如“Neethling”。

接种绵羊痘、山羊痘活弱毒苗。(5头份/头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pfjhzs/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