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物性的致病原在人体外可存活的时间不一,存在人体内的位置、活动方式都有不同,影响了一个感染症如何传染的过程。为了生存和繁衍,这类病原性的微生物必须具备可传染的性质,每一种传染性的病原通常都有特定的传播方式。
例如透过呼吸的路径,某些细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层的型态变化,刺激神经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喷嚏等症状,藉此重回空气等待下一个宿主将其吸入,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则是引起消化系统异常,像是腹泻或呕吐,并随着排出物散布在各处。透过这些方式,复制的病原随患者的活动范围可大量散播。
1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水源传播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未经消毒饮用,即可造成传染病流行。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经水传播。有些传染病是通过与疫水接触而传播的,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病等。
3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
4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所造成的传染,如接触疫水而感染的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均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是指通过污染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引起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在肠道传染病中也很多见。
5虫媒传播这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中,并在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蚊、蚤、虱、蜱、恙虫、蝇等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而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等。
6经土壤传播有些肠道寄生虫卵(如蛔虫卵、钩虫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成为感染期蚴,经口或皮肤才能引起感染。
7垂直传播是指母体患感染性疾病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如HBsAg阳性的妊娠妇女可把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引起新生感染。
8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是指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所污染的血液,体液或血制品造成疾病在人与人之间播散的一种方式。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导致传染病流行有三大环节环节一: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环节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环节三: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容易被忽略的传播方式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
?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近1亿人。
在中国,约有3—4千万人是丙肝患者。目前,丙肝还没有预防性疫苗。大约每3分钟就发现1例丙肝患者。丙肝病毒和乙肝、艾滋病一样,也是通过血液、性、母婴3种途径传播,而丙肝病毒最容易通过血液传播。
?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这其中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
我们需要做的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