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肺结核防治
宣传活动
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为了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提高全体师生对"肺结核"的认识,增强肺结核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肺结核,合肥市金葡萄小学以预防肺结核疾病为主题,开展了预防肺结核宣传活动。
结核病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外,任何器官或组织都有可能患上结核。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住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细菌会破坏肺部的血管,病人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或者痰中带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严重者也可出现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消瘦(体重减轻)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全身中毒症状和体征。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国旗下讲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三(7)班的方浅墨,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同学们,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结核病的常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的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的传染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它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是我国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其他人。由于学生学校生活比较集中,如果有人得了肺结核,又没有及早进行正规治疗,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传染。咳嗽、咳痰、咯血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如果连续咳嗽、咳痰三周不见好转,或者咳出的痰里面带有血丝,就可能是得了肺结核。应该马上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治疗。其它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如果得了肺结核,就应该到结核病专业机构进行正规治疗,只要坚持服药6到8个月,90%以上的结核病人都是可以被治好的。
而学校是人口密集,传染病多发地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结核病呢?
第一.要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我们最常见的结核病传染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第二.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要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近距离面对他人打喷嚏或者大声说笑。青少年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有发低烧、夜间出虚汗、咳嗽、咳痰,二十多天不见好转或者痰中带有血丝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诊治。
第三.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
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