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炳,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医院骨科主任,北京骨关节诊疗中心主任,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学组组长、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感染教育工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会结核分会骨关节结核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
1病例一患者,男54岁,腰椎1、2结核并腰大肌脓肿,术前规律抗结核
双腹膜外病清,前路内固定,术后2周刀口破溃
一个月再次清除术,刀口仍未愈
转我院后调整抗结核药物,并发现双肺结核空洞,涂菌(++)
内科治疗二个月涂阴后转骨科
重新病清,内固定拆除,大量植骨+后路内固定
结核菌培养,H低耐,R/S高耐
术后抗结核18个月痊愈
此病例的问题提示:
1、肺结核空洞的诊断、治疗欠缺
2、术前抗结核时间不足
3、第二次手术仍没注重肺结核及抗结核药物治疗
4、两次手术时机掌握欠佳
2病例二女,23岁,腰椎23结核
第一次后路内固定,结核病清
术后一个月刀口脓肿形成
术后两个月第二次脓肿清除
术后刀口不愈
没有彻底病清
没有调整抗结核药物
此病例的问题提示:
1、手术过急
2、尝试保守治疗
3、术前抗结核药物不足(三联)
3病例三-----胸椎结核前路手术患者男27岁,胸椎结核并不全瘫3个月,术前抗结核治疗(H/R/E)2周
外院给予左开胸病清及内固定,术后抗结核同前,术后1个月发热,2各月刀口破溃
术后三个月转入我院,结核复发,病灶处脓肿增大
植骨坏死,脓胸形成,并发现腰大肌脓肿,内固定松动
调整二线抗结核,重新手术:内固定拆除,病清,植骨,胸膜剥脱,清除脓胸,腰大肌脓肿清除
二期后路内固定,术后抗结核药物18个月,痊愈
术后结核培养:异烟肼、链霉素低耐,利福平高耐
这个患者的问题提示:
1、误诊3个月
2、术前抗结核药物不足,术后没有正常督导化疗
3、二次手术脓胸认识不足
4、合并它处脓肿没发现—误诊
5、没有结核培养机制,没有调整药物
6、造成复发耐药是手术时机没掌握好有关
一背景
10年统计住院脊柱结核结核例,手术例,保守例
近95%首诊误诊,医院—医院责任重大-扩大影响力
近5年收治复发病例例,占21.9%--现状惨不忍睹
其中40.8%是手术时机掌握不正确有关
造成医疗官司每年都有,去年有4例-误诊/复发
二手术时机
1、误诊:诊断明确,再行手术
(1)造成误诊的原因:
对结核认识不足-医院
慢性发病、发病特点不明
缺乏特异性检查项目
(2)处理:
穿刺活检
结核实验室或和免疫检查
早期诊断性治疗
2、用药:合理抗结核应用3周或以上,结核控制是手术的最佳时机
希望我们医院联合申请课题,做抗结核药的前瞻研究
(1)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2)WHO将结核药物分为五组:
第一组为一线口服抗结核药物(H/R/E/Z/RFB)
第二组为注射用抗结核药物(Km/AM/CM/S)
第三组为氟喹诺酮类药物(Mfx/LFX/OFX/GFX)
第四组为二线抗结核药物(Eto/PTO/CS/TRD/PAS
第五组为疗效尚不确切的抗结核药物(Cfz/Lzd/Amx/Clv/Thz/Ipm/Cln/H/Clr)
(3)治疗方案:
初治患者:
1年方案:3HRSE/9HRE;
除此之外以1.5年方案为佳:6HREZ/12HRE。
复治患者:
未知耐药者使用1.5年方案:6HREZ/12HRE获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及时调整。
耐多药骨与关节结核:6ZAm(Km,Cm)Lfx(Mfx)PAS(Cs,E)Pto/18ZLfx(Mfx)PAS(Cs,E)Pto。
应尽可能地将患者纳入MDR控制策略:(DOTS-Plus)
3、体温是观察结核控制或结核活动性的重要指标,---连续体温正常两周以上是手术最佳时机
4、血沉或C-RP,是大家常用的指标,我们观察--血沉下降,或控制增长是手术指标,不一定要正常
5、并发它处结核治愈或控制
(1)增加对肺结核的认识
(2)肺结核治疗时间:粟粒性肺结核1个月,浸润性肺结核3-6个月
(3)脓肿破溃到胸腔(2周)
(4)脓肿破溃到肺
(5)结核性胸膜炎(3周内开胸手术)
(6)肾结核
(7)合并结脑的认识手术时机
控制结脑指标:a.抗结核药物6个月;b.脑压正常();c.糖和氯化物正常;d.蛋白高因为粘连,造成阻塞性高蛋白原因
6、合并症控制或治愈内分泌:
糖尿病:血糖标准,合并其他器官损害免疫性疾病:
肾炎
皮肤病
红斑狼疮
合并其他器官疾病:
心脏心梗,心绞痛,心缺血
肺功能低下
脑出血
★增加结核病的认识,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愈结核的关键
单纯抗结核可治愈脊柱结核
手术只是结核治疗的辅助方法
优惠报名正在进行,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