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分泌系统甲亢糖尿病血脂异常

○甲亢

1.甲亢典型临床表现:

①甲状腺毒症

②甲状腺肿

③眼征(突眼)

2.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

高热(>39℃)

心率快(>次/分)

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严重者有心衰、休克、昏迷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T3,T4升高,TSH↓,病情轻重和TH可不平行。

3.甲亢危象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

足够热量+液体

对症治疗→降温、镇静、保护脏器、防治感染

②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PTU→抗甲状腺药)

③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服用PTU一小时后,服用复方碘溶液)

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阻滞TH释放,提高机体应激功能)

⑤β受体阻滞剂(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刺激+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⑥其他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浆置换→减低血TH浓度

○糖尿病

1.分类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起病年龄

多<30岁

青年

常>40岁

中老年

出现症状时间

较快

几周

缓慢

数月~数年

体重

体型消瘦

临床症状

中、重度

轻度、缺如

酮症酸中毒

×

空腹C肽水平

\,↑,↓

自身免疫反应标志性抗体

×

家族糖尿病史

×

其他自身免疫病

×

治疗原则

胰岛素

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

必要时:胰岛素

2.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1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染性个体→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β细胞破坏+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

②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β细胞胰岛素分泌↓

3.病理生理:

①胰岛素绝对、相对不足

②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紊乱

4.临床表现:

①无症状期

②代谢紊乱症状群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

③其他:

皮肤(外阴)瘙痒

高血糖→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视物模糊

女性:月经失调

男性:阳痿

5.并发症

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综合症、乳酸性酸中毒

②慢性并发症:

A糖尿病肾脏改变(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渗出性病变)

B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糖尿病性心脏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D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多发性、对称性、下肢>上肢

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动力障碍→饭后腹泻、胃轻瘫、顽固性腹泻、便秘;泌尿和性功能↓→尿失禁、尿潴留、阳痿)

E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

F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深层破坏

G其他:白内障→双眼失明

③感染:化脓性细菌感染、肺结核、真菌感染

6.诊断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血糖mmol/L(mg/dL)

典型糖尿病症状

+随机血糖检测

≥11.1()

空腹血糖检测

≥7()

葡萄糖负荷2小时血糖检测

≥11.1()

7.治疗

(1)糖尿病教育

(2)医学营养治疗

A维持合理体重。

B提供均匀营养膳食。

C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D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脂、高血压等)

E降低胰岛素B细胞负荷,减低胰岛素抵抗。

(3)运动疗法

(4)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A双胍类(2型糖尿病一线药物)

B磺脲类

C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D噻唑烷二酮类

E格列奈类

F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5)胰岛素治疗

(6)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7)2型糖尿病的减重手术治疗

(8)慢性并发症治疗原则

A血压一般span=""/80MMHG。如果尿蛋白排泄量1G/24H,血压span=""/75MMHG。

B调脂治疗的首要目的:HDL-C,控制span=""2.6MMOL/L,首先“他汀类药物”。TG4.5MMOL/L,首选“贝特类”药物(减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C阿司匹林:可用于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D糖尿病肾病:应用ACEI/ARB→可降低血压+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延缓肾衰竭。

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使用羟苯磺酸钙,必要时→激光光凝治疗→争取保存视力。

F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症治疗。

G糖尿病足:注意预防,防止外伤、感染。积极治疗血管+末梢神经病变。

(9)胰腺移植+胰岛细胞移植。

8.预防

(1)避免糖尿病发病。

(2)及早检出+有效治疗糖尿病。

(3)延缓+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血脂异常

1.临床分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升高?)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升高)

(3)混合性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升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下降)

(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低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

2.治疗药物:

(1)TC,HDL-C升高——首选:他汀类。

(2)LDL-C已达标,TG增高——首选:贝特类,烟酸,W-3脂肪酸

(3)伴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贝特类——他汀类

(4)混合性高脂血症——谨慎联合用药(剂量不能太高,早上贝特类,晚上他汀类。)避免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jbby/11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