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一年级开展学生肺结核筛查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以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伴咯血、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胸痛、呼吸困难等。由于学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期,免疫不健全,所以受到结核菌感染的机会非常多,主要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社交活动、日常的生活、交往等。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人员密集,一旦不能及早发现肺结核病例,容易造成肺结核病在师生之间传播。因此通过对入学新生开展结核病筛查,能够及时、主动地发现肺结核患者或潜伏感染者,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
为贯彻《“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精神,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规范(版)》要求,年12月14日,医院实施高一新生入学体检肺结核筛查项目。
医生在准备皮试试剂
学生在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学生结核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皮试
针水植入皮下反应
根据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过程,一般于注射后8-12小时局部开始出现红肿,48-72小时反应达高峰,试验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的阳性反应。因此,医院医生于12月17日再次进入我校,观察受检学生的皮试反应,并做症状筛查,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为强阳性或有结核病可疑症状的同学开具通知单,督促其到指定地点做进一步的结核病筛查。
此次筛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力度,提高了学校师生对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的认识,有效防范学校聚集性结核病疫情发生,为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图文
安全处
编辑
屈永玲排版
杨翠审核
杨新贤
投稿信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