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是病畜逐渐消瘦,患病的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肉芽肿、肉芽结节),继而结核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或钙化。主要危害肺脏、消化道、淋巴结、乳房、生殖道、神经等。
(一)病原病原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有牛型、人型、禽型三种类型。结核杆菌因含有丰富的脂类,因此,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痰中存活6~7个月、水中5个月、土壤中7个月,60℃时30分钟即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常用的消毒液和10%的漂白粉、5%的福尔马林、5%的来苏尔、70%的酒精很快将其杀死,该菌对青霉素、异烟肼、利福平、氨基水杨酸钠敏感。
(二)流行病学1.易感对象可侵害多种动物,牛最敏感,尤其是乳牛,其次是猪和家禽。牛型结核杆菌是牛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感染其他家禽和人。人型结核杆菌除主要致人结核病外,也可感染其他家畜和人。禽对禽型结核病易感,也可感染人、牛、猪。2.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各种结核病病畜,尤其是开放性结核病,该病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粪便、尿、乳汁、气管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污染饲料及饮水等。3.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通过咳嗽、飞沫、呼吸道分泌物,采食和饮用了含有结核杆菌的粪、尿、乳汁、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2)生殖道感染。通过交配及胎盘、生殖道分泌物等感染。
(三)症状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几十天,长者可达数月至数年。大多数呈慢性经过,初期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微热,随后逐渐消瘦,由于病原侵害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1.肺结核病牛初期为干性咳嗽,随病情发展咳嗽有少而多,带痛咳,常见于早晨起卧运动或饮水之后、吸入冷空气和尘埃,咳嗽加重且频繁,咳出的分泌物是黏性、脓性或灰黄色;严重时呼吸困难、伸颈仰头,呼吸声似拉风箱声,呼出的气体带有腐臭味。病牛日见消瘦、贫血,体表淋巴结肿大,无痛无热,常见于肩前淋巴结,下颌、咽及颈前淋巴结;肺部听诊有湿罗音,严重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叩诊有浊音。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2.乳房结核患区的乳房淋巴结肿大。无痛无热,泌乳量减少,严重者乳汁稀薄如水;乳房的实质部位有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结节,质地坚硬;乳腺萎缩不对称,泌乳量减少或停止。3.肠结核肠结核多见于犊牛。表现为消瘦,持续下痢(顽固性下痢),粪便中含有血液或脓汁,病牛营养不良、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肋骨外露。若波及肠系膜淋巴结,直肠检查可摸到粗糙的腹膜表面及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4.生殖道结核性机能紊乱,发情频繁,性欲亢进,但不妊娠,久配不孕或孕牛流产,子宫黏膜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公畜睾丸炎、睾丸肿大、触摸硬实骨和关节结核。局部肿大、变形、变硬,有的形成溃疡不易愈合。
(四)病理变化剖检肺部有针尖大至鸡蛋大的黄白色坚硬结节,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有的坏死组织溶解排出后,局部形成空洞。胸腔或腹腔浆膜上形成一些粟粒至豌豆大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灰白色较硬的结节,形似珍珠状,又可称珍珠病。胃肠道黏膜可能有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或溃疡。肠系膜淋巴结干酪化。乳房结核,在病灶内含干酪样物质。
(五)诊断结核菌素诊断方法是点眼法、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法。1.皮内注射法(1)注射部位。将结合菌素注射在牛左侧颈部皮内,注射前应测量皮肤厚度。(2)注射剂量。3个月以上小牛注射0.1mL,3~12个月的牛0.15mL,一年以上的牛0.2mL。(3)观察。经72小时,测量皮肤的厚度,并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肿胀严重的要测量其面积。在观察的部位,以同样剂量菌素进行第二次注射,在第二次注射后48小时再测量皮厚度。(4)判断。阳性:局部发热,有痛热感,并呈现界限不明显的水肿,其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上,而皮差超过5mm。可疑: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下,皮差在5~8mm以上。阴性:无肿胀,皮差不超过5mm。2.点眼法(1)操作。将结合菌素作1:2稀释,以一次、两回点眼法,取原液3~4滴(约0.2~0.3)点眼,点于眼结膜囊内。点眼时必须对两眼作详细检查,眼睛必须正常,否则不可作点眼试验。一般点左眼,左眼有毛病可以点右眼。但要记清楚,点眼后3小时、6小时、9小时、12小时各观察1次。(2)判断。阴性:无反应或只是结膜轻度充血,轻微的流泪。可疑:仅有少量的黏性分泌物,并无明显的结膜充血、水肿和流泪。圆种方法任何一种显阳性反应者均可判断为阳性。
(六)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加强检疫,引进种畜时必须进行检疫工作,引入后需隔离观察2个月再进行检疫,确认无病者方可混群饲养。对健康畜群每年进行两次检疫,检疫中发现的阳性者及时处理。结核病人不得饲养畜群。
联系人:韩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