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桐桐发了一篇文章——
三伏天,人体最有效的排毒方式是什么?
(点击蓝色字体看全文)
当然是出汗!
人体汗腺,某种程度上讲,属于“天然空调器”。当气温达到30℃以上或者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汗腺开始启动散热机能,以保持人体体温恒定。
经常呆在空调房间的人,与其他处于自然环境里的人相比,对热的耐受力会逐渐降低。和其他器官一样,汗腺也会用进废退,一旦离开空调来到高温环境中,很容易因排汗不畅,热量散发不及时导致中暑。
如果长时间不出汗,不仅会破坏皮肤的酸性环境,降低皮肤的抗菌能力,还会增加肾脏负担。科学研究表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热对人体的伤害,但空调环境会抑制这种应急蛋白的生成。
所以,“三伏天”在自然环境下做些适当运动,出出汗,更是身体的一种有氧运动。那些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的人,必须抽时间参加一些运动和锻炼,以保持一天必要的出汗量。
对于不同体质的人,出汗的量和频率,补充水分的时机和方式,都是有讲究的。如经常性从事户外体力工作的中青年,每次出门前,要准备一杯白开水,最好放一小勺盐,以感觉微咸为准。每次出汗之后,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
当然,以上我们说的都是正常的出汗,它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废物,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但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表现为异常的出汗。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这时必须及时控制病情,多汗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对于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我们也要“见微知著”,提高警惕,及早预防。
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感觉上腹部胀满、口渴,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来缓解,严重的也可以吃一点加味保和丸等助消化的中成药。
若头汗过多且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欲呕、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多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此时应注意清淡饮食,通畅二便,健脾祛湿。
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可按照补气的原则来调理。
手足心多汗手足心多汗且伴有手脚心发热、口咽干燥等,多属阴虚有热,可以用滋阴之品食疗调理;
若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燥便秘所致的实热证,此时可服用润肠通便类中成药;
若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脑力工作者,这类人群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等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心脾虚损所致,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心口多汗的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2号线开通之后
你想到桐君堂中医门诊部
无论是武林馆还是城站馆
都能够乘坐地铁
步行路程5分钟内到达
武林馆:
地铁2号线—武林门站—B出口—50米
武林馆新馆:
地铁2号线—武林门站—B出口—50米
城站馆:
地铁1号线—城站站—A1出口—米
桐君堂中医
(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儿科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祛痘淡斑特色门诊专家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男科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皮肤科门诊专家
桐君堂名医名录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
桐君堂名医名录
呼吸咳嗽特色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胃肠专科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内科肝胆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骨伤科
桐君堂名医名录
眼科专家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耳鼻喉科专家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脱发病专科
桐君堂名医名录
便秘特色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中医神经科·失眠门诊
桐君堂名医名录
针灸推拿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