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伪结核病,俗称‘’脓包‘’’是由假结核棒状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淋巴结炎,为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由于眼观与羊结核病的结节类似,因此又被称为羊假结核病。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为局部干酪性、化脓性的淋巴结炎,在一些病例中于羊的肝、肺、子宫、脾等脏器处也会发现大小不一的结节,其中含有淡黄绿色的干酪样物质。该病常年均可发生,但在羔羊中少见发生.随着羊只年龄的增大,发病率有所增高。目前,随着畜牧产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大,也致使羊伪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不断增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笔者对羊伪结核病的病原、发病机理、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如果我们把脓包切开,会发现有淡黄绿色干酪样物质,待它成熟之后,它会自然裂开,流出让人特别恶心的,比较稠的干酪脓液!棒状杆菌对干燥有抵抗力,在自然环境中能存活很长时间,一不小心羊群就患病,特别让人心烦!
一.可以采用如下的治疗方法:
1.手术疗法
在脓包比较大时(用手按有点软时),先用碘酒消毒,然后用刀把脓包切开,挤出脓汁,涂抹上鱼石脂或者磺胺软膏。
2.局部注射疗法:
一旦发现羊身上有脓包,马上注射10%的百毒杀溶液(百毒杀消毒液和水按1:10比例)5~10毫升。也可以直接使用碘酊,三天之后重复一次。
3.静脉注射疗法:
用0.5%黄色素10毫升,5%葡萄糖毫升混合,进行静脉输液。三天之后重复一次!
.二防治措施:
1.平时必须做好羊皮肤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对环境、用具进行消毒,发生皮肤破伤应及时处理。及时对发病羊进行隔离和治疗.尽量避免脓肿自行破溃,以防止脓肿内的带菌脓汁污染环境。目前尚没有非常有效的预防疫苗。伪结核棒状杆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因为脓肿具有十分厚的包囊,因此应用青霉素的疗效并不好。据报道,在发病早期使用10mL的0.5%黄色素进行静脉注射,可有效进行治疗。如果同时进行青霉素肌肉注射,可以提高疗效。对脓肿严重的情况下,可按照一般外科手术的操作方法将脓肿连同包膜一并摘除.以进行治疗。对有临床症状的山羊可进行手术治疗,促使体表淋巴结脓肿成熟,切开脓包,挤出脓汁,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先后灌洗创口后,撒上高效广谱抗生素粉,或用碘酒棉条填塞数日后取出.撒高效广谱抗生素粉,同时肌注高效广谱抗生素,间隔3~5d处理创口1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
2.伪结核一旦在羊群里发生,是很难做到全面根治的。因此,引种时,千万不要引进这种病羊。另外,一定要做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特别是羊皮肤损伤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发现病畜应及时隔离治疗。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