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结核病发生率升高

在中国,合并结核的发生率为9.2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个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疾病是sle患者的主要死因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是sle主要的致病感染菌,但结核及其他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也逐渐上升,特别是结核病流行地区,sle合并结核的病情较为复杂,两者表现极为相似且相互模仿,给临床带来较大的挑战由于我国是结核病发生的高流行地区,正确认识sle合并结核并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sle合并结核的因素众多,包括患者的年龄、所处地区、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

对不伴有sle的结核患者检测发现,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较高,这些均提示结核感染在sle发病结核病结核病结核杆菌中起一定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合并结核感染的患者,病情较重,狼疮肾炎发生比例也显著增加

一项研究报道,50%患者发生结核感染播散,且均发生在sle明确诊断后病死率报告不一,少数报告高达31%

pasoto等比较sle发生或不发生结核,在皮损、肾脏损害、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自身抗体阳性等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伴有胸膜炎患者其结核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西班牙报道其风险增加6倍,中国香港为5~15倍,印度则达到10~60倍但不同地区,合并结核的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别,报道的发生率为0~11.6%

糖皮质激素剂量是影响sle合并结核的重要因素多个研究显示,无论是泼尼松累积剂量,还是每日平均使用剂量均与结核的发生呈正相关有研究发现,每增加1g泼尼松剂量,其发结核病检查生结核的机会增加23%

研究发现,sle患者单核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改变氧自由基及tnf-a活性,有利于结核杆菌在单核细胞中繁殖伴狼疮肾炎的患者,其发生结核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白细胞减少、补体降低、低白蛋白血症均是合并结核相关的危险因素

也有报道称,可以发生乳腺结核、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全身脏器播散由此可见,sle患者中结核的发生部位更为复杂隐匿,是容易误诊的主要原因

2.2 sle对结核临床过程的影响:

结核感染的患者其血清rf和ana阳性率较高,也反映可有效诱导自身免疫的形成文献报道70例sle患者中,14例在诊断sle前就存在结核感染,是当地人群结核感染的40倍

2.1 结核的发生部位:

sle合并结核的风险因素分析报道不膀胱结核传染一,可能与选择的患者人群、当地结核流行状况、合并结核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等不一致有关,需要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资料支持

临床和实验室证据均提示,感染在sle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核感染也不例外微生物可以通过诱导t细胞不耐受、刺激b细胞增殖等途径,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形成研究发现,分枝杆菌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70000热休克蛋白(hsp70)可以作为一个刺激因素促进自身抗体的产生

2.3 结核感染对sle的影响:

另一项3000例sle患者研究显示,发现19例合并结核,其中肺外结核占52.4%,包括5例关节与皮肤结核,2例粟粒性结核,2例脊柱结核,1例脾脏结核和1例腹膜结核

多数研究表明,sle合并结核感染发生肺外结核相对更常见章璐等研究发现疣状皮肤结核,在452例sle患者中,有42例诊断为结核感染,其中肺内结核11例,占23.8%,肺外结核31例,占73.8%31例肺外结核患者中,8例发生血行播散性结核,6例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为胸腔结核,2例为腹部结核,发生骨结核和肾结核各1例

2.sle合并结核的临床特征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人群的增多,结核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伴随结核病发生率升高,有关sle合并结核的情况也受到关注与健康人群相比,sle合并结核的风险也显著增高,但不同地区有差别

体外研究证实,生理剂量下激素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下的细胞增殖和ifn-γ的产生,显著降低机体对结核杆菌感染的抵抗力疾病本身免疫状况的异常就容易造成结核发病

1.sle合并结核的发生情况

在印度,sle患者发生结核膀胱结核传染的比例高达11%土耳其仅为3.6%,而在美国为零由此可见,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其sle合并结核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zhang等比较发现,结核感染患者ana水平、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非结核感染组,而ldh、crp、esr显著高于非结核感染组

sle患者不仅结核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结核感染的严重性也显著增加由于sle本身病情的严重性,加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结核感染发生播散机会也在增加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白癜风的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pfjhyx/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