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网络
侵删
当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上时,有一种传染病也不应被忽视。
相比新冠病毒进入公众视野才3个多月,这种传染病已经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它就是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结核病。
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分离出结核杆菌,这一天也成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年,有86.6万人患上肺结核,3.7万人死于结核病(这两个数字为新冠的确诊者和死亡人数的10倍)。
在中国,结核病发展的一个特殊情况是,估计多达位患者对第一线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占全球耐多药/耐利福平结核病病例的13.6%。年,不到四分之一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被确诊,其中只有60%(人)接受二线方案治疗,成功率仅为52%。
结核病的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与新冠病毒有着共同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不同的是,虽然结核病早已是一种可被治愈的传染病,但它依然是全世界十大死因之一。
曾肆虐全球的“不治之症”
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年前下葬的女尸,这具千年不腐的女尸当时震惊了全国。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女尸的左肺上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在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埃及也曾发现过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由此可见,结核病的历史十分悠久,对于结核病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
到了19世纪,结核病不再局限于中国或是埃及,而是在整个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结核病。一开始,结核病多发于生活困顿的人群中,后来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鼠疫”。
结核潜伏感染是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尚未发病的一种特殊状态,免疫学检测阳性,但无活动性结核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结核菌存在于体内,但被机体免疫力所制衡,暂且乖乖按兵不动,不发病的带菌状态。潜伏感染者不传染!不传染!不传染!
传播途径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可通过咳嗽、喷嚏、吐痰等方式向外界播散大量包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通常情况下,这些飞沫可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在此期间,如果健康人恰好吸入了这些带菌飞沫,则有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后的感染风险与患者的排菌量、排菌持续时间、接触密切程度以及接触者的防御反射和易感性等有关。5%的感染者会在近期发展成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剩下的95%就是结核潜伏感染者。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1/3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潜伏感染者在未来尤其是感染五年内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当然,大部分结核潜伏感染者终身不会发病,5%的潜伏感染者会在日后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发展成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相关报道显示,年,万名儿童(0-14岁)染上结核病,并有25万儿童(包括与艾滋病毒相关的结核病儿童)死于该病。
“结核病大多影响到年富力强的成年人。但是,所有年龄组人群均面临危险。”此外,艾滋病患者、患有免疫系统受损疾病的患者患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较高。
另有研究显示,烟草的使用可大大增加感染结核病和因病死亡的风险。全世界8%的结核病病例归咎于吸烟。
正确预防结核病,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室内要勤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搭配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结核病
目前,有两种方法常用来检测结核潜伏感染:一种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另一种是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TST:是将少量结核菌素注射至前臂,48-72小时后测试者返回查看注射部位的硬结直径,一般硬结直径≥10mm,则视为结核潜伏感染。不同风险人群判别感染的阈值有所差异,请听临床诊断,此处不赘述。IGRAs:通过采集静脉血,实验室检测判别,阳性结果则视为结核潜伏感染。建议以下人群接受结核潜伏感染检测: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2.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3.65岁以上老年人及由于各种原因免疫力低下者;4.近期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5.接触结核病患者或标本的医务工作者。唯一预防疫苗
卡介苗是唯一被批准的结核病疫苗。用牛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悬液制备的活疫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
年,法国科学家卡美特和介云在奶牛身上分离到牛型结核菌。到年,经过13年代的连续移植、培养和传代,结核菌毒力降低,对人失去致病力,但它的免疫性却得到保存。
因此,这种用没有致病力的结核菌所制出的菌苗被命名为“卡(卡美特)介(介云)苗”。卡介苗接种到人体上,可使人产生对结核菌的特异抵抗力。人体即使在感染结核菌的情况下,也能阻止结核菌的繁殖和播散,并能使病变局限化。
“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新生儿是主要接种对象,被称为‘人生第一针’,用来预防严重结核病的发生。“
值得庆幸的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在防治结核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期间,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了42%,结核病死亡率下降了90%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研制出十余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
结核病不再是一种绝症,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在公众平台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1.CCTV新闻:医院当靠山养生保健是根本
●2.糖的危害有多大,看完你还敢天天吃吗?
●3.“更年期”常识大全!知道越早越健康!
●4.医院看病必须知道的10大套路!
●5.人不是死于疾病,是死于无知!!
●7.这6种锻炼会加速身体衰老!
●8.尿毒症“闯”来了,要救救肾脏
●9.肝功能异常的表现:你要警惕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