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俗称“肺痨”,它是由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杆菌飞沫喷出体外,使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并在此繁殖,称为原发感染。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到各个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脏器中,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
只有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才是结核病的传染源。也就是说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肺部病灶有很多结核菌,当大声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结核菌从呼吸道播散出来附着在空气的飞沫里面,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健康人吸进去了这些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就会受到结核菌的感染,首先在肺部形成病灶。因此,结核病的传染性与病人的病情、排菌量、咳嗽的频率、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
结核杆菌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存活6-8个月,若黏附于尘埃上,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在强酸强碱溶液中能耐受30分钟。但对湿热、紫外线、酒精的抵抗力弱。在液体中加热到62-63℃15分钟,直射日光下2-3小时、75%酒精内数分钟即死亡。
结核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经呼吸道传染,随地吐痰最直接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传播呼吸道疾病的元凶。这是一种恶习,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我们应当从娃娃抓起,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并不等于把痰咽进肚里,因为痰里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物。有了痰,必须吐在痰盂里,或吐入卫生纸里丢入垃圾箱,减少痰的污染。另外还有消化道传染,因为除了人以外,牛也会得结核病,如果母牛得了结核病,那么它的牛奶里也会带有结核菌,人如果喝生牛奶就会感染上结核病,所以建议农民朋友在饮用当地母牛产的牛奶时一定要煮开了再喝。
结核杆菌的致病作用可能是细菌在组织细胞内顽强增值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诱导机体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性损伤有关。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机体,侵犯各种组织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结核病。
天地欣合,济世安民—帮助国家防治结核欣安医药岗位热招中招聘—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