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除了冰西瓜、空调和凉面,还有一项古老而神奇的夏日传统——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天,一年气温最高,旺盛阳气长居而生养万物。千百年来老祖宗借助三伏的天然阳气治病防病。
什么是“三伏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
而“三伏贴”,即是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治什么?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此外,还适用于怕冷、怕风、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
贴敷的同时再配以中药熏洗和手法按摩,对于骨关节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三伏贴年贴敷时间年共“四个”伏天,日期如下:
1、一伏时间:7月17日—7月26日共10日
2、二伏时间:7月27日—8月05日共10日
3、闰二伏时间:8月06日—8月15日共10日
4、三伏时间:8月16日—8月25日共10日
三伏贴主治范围1、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等;
2、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3、各种痛症
颈、肩、腰腿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妇产科疾病
痛经、宫寒、月经不调、带下量多等多种慢性虚寒性疾病的防治;
5、儿科疾病
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遗尿、体虚易感冒、厌食、反复咳嗽、腹泻、消化不良、汗症等。
三伏贴都有些什么中药材?三伏贴的主要成分一般是甘遂、延胡索、白芥子和细辛。甘遂性味苦寒,有毒,入肾、肺、大肠经,泻水逐肿,消肿散结。白芥子味辛,入脾经,化痰逐饮,散结消肿。细辛性味辛温,有毒,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延胡索性味辛苦,入心、肝、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姜汁调和,具散寒止咳的效用。
三伏贴的禁忌是什么?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都不适合三伏贴。
三伏贴该贴哪儿?“三伏贴”就是利用夏季穴位开阖、经络疏松的原理在三伏天达到养阳的目的,所以三伏贴对于穴位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主穴配穴得当,另一方面每一个穴位定位要准确。治疗不同的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穴位。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1、贴敷时间:成人3~6小时、小孩1~2小时,自行把贴药撕除。
如特别灼痛,可随时撕除,去除贴药后如局部出现水泡乃正常现象,若局部反应严重者,医院处理。
2、饮食要求:贴敷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贴敷的当天不宜进食海鲜、鱼虾、羊肉、蘑菇等发物,其他饮食可与平时一样。
3、由于每个人的病症都不一致,因此用药也不尽相同,因此选贴是很重要的,医院。
4、三伏贴不可自己随意贴敷,穴位选择不准确,直接影响药效。
几岁的孩子适合三伏贴?三伏是人体毛孔开放程度最高的时节,小孩由于脏气清灵,肌肤薄嫩,帖三伏帖较成人疗效更佳,尤其是2-6岁的学龄前儿童,更应抓住每年一次的时机,及早调整好身体。
贴完三伏贴,妈妈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