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策略

EurRespirJ:全球结核潜伏感染约为25%1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预估,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群为潜伏结核感染(LTBI),这一数据随着LTBI的面纱逐渐被揭开而受到质疑,主要争议在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测导致的结果偏倚。

年《欧洲呼吸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更新了全球的结核感染率:约四分之一的人可能存在潜伏结核感染。研究者指出:与世界卫生组织仅使用TST诊断的研究相比,我们此次研究结果基于TST和IGRA(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共同参与得出,因为考虑IGRA对诊断LTBI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文章回顾了年至年发表的大量IGRA和TST的项研究,纳入了来自36个国家的88项研究,其中41项研究来自IGRA(n=67,)、67项来自TST(n=,)。IGRA和TST(10mm)诊断的潜伏结核感染全球患病率估算约为24.8%和21.2%。

在中国的抗痨历史上,很多人都在默默的与结核病抗争。对于LTBI,中国摸查出了自己的感染数据。年,在高磊博士团队带领下,使用QFT对农村接近3万人群的大规模筛查数据得出了与《欧洲呼吸杂志》类似的结论:中国的LTBI感染率约为19%2。

结核感染≠预防治疗

在尚没有更有效疫苗的情况下,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潜伏结核感染的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是快速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那么是不是一经确认LTBI就应立即进行预防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即使存在结核感染,一个免疫系统正常的患者的结核病是否发作还和人口学及临床特点相关,发生率为1-13%不等;另一方面,过分干预有时甚至弊大于利,如单药治疗可能会增强结核杆菌耐药性,抗结核药物对肝、肾功能带来损伤,从而影响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而影响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效果,且患者依从性较差,常因药物副反应和心理因素,不能完成整个疗程。因此,对是否采取治疗我们必须慎之又慎,须综合考虑患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及治疗的风险3。

针对潜伏性结核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工作,年《规范》中提出要优先在5岁以下密切接触者、HIV感染/AIDs患者和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等新近感染者等重点人群中开展潜伏性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21个省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潜伏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工作。尚未开展的地区通过试点先行,再逐步推广进行过渡。已开展过的地区,也在总结经验,扩大开展应用4。

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及以HIV感染者为代表的免疫抑制人群应作为首要开展预防干预的目标人群,已是全球共识5。扩大LTBI人群的预防治疗延伸到其他有暴露风险的高危群体,并对他们进行评估(如细菌载量、指示病例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接触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等),是需要更加细化和研究的方向。目前,以下四类人群是目前已有或正在逐步积累循证依据,被推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ysxg/12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