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传染源:指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主要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这是造成传染病流行最重要的因素。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方式。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呼吸密切相关,主要有空气、飞沫(即通过咳嗽形成的飞沫)、尘埃,有些呼吸道传染病还可以通过手、用具、玩具等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春季常见
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A.流感、手足口病B.麻疹、风疹C.流行性感冒、肺结核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水痘E.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答案:A.B.C.D.E一、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爆发流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流行。
流感病毒不耐热,℃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流行病学1.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
2.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流行特征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常沿交通线传播。
流行规律: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我国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夏秋和冬春季。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区今年确诊1例禽流感患者,目前病情较重仍在治疗中。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2分钟以上可灭活。流行病学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禽流感预防原则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1.避免去爆发禽流感的地区。2.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类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3.对鸡肉等禽类食物应彻底煮熟。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5.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6.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二、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克氏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等。严重者易合并麻疹肺炎、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鼻、咽、气管和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尿中也可排出病毒且持续数日恢复期不带病毒传播途径 借飞沫直接传播。传染性分泌物通过咳嗽及喷嚏形成含麻疹病毒气溶胶,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膜而致感染。 通过衣物、用具、玩具等间接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小。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人流行特征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小儿为最高,但由于长期疫苗的接种,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双向移位,即向低月龄和高年龄方向发展。流动人口及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局部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临床表现潜伏期:6~18天,平均10天。典型经过:分三期,即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病程约10~14天。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天,起病急,主要表现:(1)发热:体温一般渐升高,小儿也可骤发高热伴惊厥者;(2)上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3)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4)克氏斑:见于90%以上的病人,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多在起病2—3天出现于双侧近第一臼齿颊粘膜上,为0.5—1mm大小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该斑点逐渐增多,可互相融合,一般在2—3天内消失。麻疹-Koplik’sspots出疹期 发热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3—5天出齐,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突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整合成暗红色。皮疹高峰时全身毒血症症状加重,高热可达40℃,伴嗜睡,出疹期约为3—5天。恢复期 出疹3—5天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脱屑,历时约1—2周,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成人麻疹全身症状多较小儿重,但并发症较少。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主要通过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在10日以内可自愈,无后遗症,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临床表现 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乏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四、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除头发、指甲外)都可发病,肺结核病占结核病总数80%以上。哪些人容易发生结核病?1、传染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婴幼儿。2、肺部有陈旧性结核病灶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反应的年轻人和老年人。3、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4、患有营养不良、矽肺、糖尿病、胃切除术后及较长时间应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5、打工者、长期处在有害气体或空调环境工作者。临床表现 肺结核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少数病人可突发高热症状。对于持续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痰中带血的患者,医院拍胸片检查,明确是否患肺结核。杭州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讲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造成肺部感染,进而得肺结核病。据统计,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痰涂片阴性的病人有无传染性? 对于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来说,有的病人经过痰培养可以找到结核菌;有的病人痰标本留的不标准,造成假阴性。因此不能说痰涂片阴性的病人肯定没有传染性,治疗前2个月也是需要隔离的。肺结核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是保持正确的心态二是合理的化疗方案三是坚持规则全程服药早期、联合、足量、规则、全程。关于学校病人休/复学、休复工的有关规定病例的治疗管理(1)根据病人的病情,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者,必须休学/休工,由疫情医院结核病门诊医生开具医学诊断证明,学校等疫情发生单位结合本单位及患者具体情况,落实患者的休学/休工管理。①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②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③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者,可复学/复工,由疫情医院结核病门诊医生开具医学诊断证明,学校等疫情发生单位结合本单位及患者具体情况,落实患者的复学/复工管理:①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3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②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至少6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每次痰培养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在一起学习、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包括患者的家庭成员、同事、同学、教师等;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的其他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方法1.结核病临床症状筛查2.PPD试验3.X线胸片4.痰结核菌检查预防性服药 根据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对单纯PPD反应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水疱、坏死及淋巴管炎者而胸片正常者,在征求其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基础上开展抗结核药物预防性治疗。密切接触者筛查次数1.与涂阳患者同一班或同一宿舍接触时间超过3个月的15岁以上的学生,应在首次筛查后3个月再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以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2.菌阴肺结核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首次胸片筛查后,校医/辅导员做好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症状监测,一旦有人出现肺结核临床表现,医院就诊。学校结核病疫情控制基本措施1.控制传染源,筛查密切接触者2.切断传播途径3.监测密切接触者临床症状4.开展因病缺勤人员病因追踪5.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6.开展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原则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要尽快向疾病控制部门报告。同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临床观察、药物预防、疫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通过提高卫生意识水平、通风、消毒等方法来实现预防作用。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来达到对易感者的保护作用,包括加强营养、锻炼身体、预防接种疫苗等方式,特别是接种疫苗,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勤晒被褥、勤换洗衣服,不要共用卫生间个人用品,搞好家庭及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3.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4.注意防寒保暖,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5.勤洗手,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一个重要措施。6.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7.保证睡眠充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8.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9.避免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
10.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成人对流感、风疹、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可根据流行情况,选择疫苗接种。
测试题1.传染病的三要素是以下哪3项?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治疗原则D.易感人群答案:A.B.D3.当你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拍胸片明确有无患肺结核?A.发热B.咯血或痰中带血C.持续咳嗽、咳痰≥2周D.食欲下降答案:B.C4.哪些肺结核患者需要休学/休工?A.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B.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C.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D.耐多药肺结核患者E.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答案:A.B.C.D5.传染病预防原则有哪些?A.开展健康教育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答案:B.C.D-END-
图文
朱炜
本期编辑
徐王晨
审核
蔡丽莎
全媒体中心
天使正能量·杭医梦起航
订阅号:hangyiqingnian
新浪/腾讯微博:杭医青年
官方
投稿邮箱:xxshzbs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百癣夏塔热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