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
寻常疣(verrucavulgaris)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祖国医学中称“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俗称“刺瘊”、“瘊子”等。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初期表现为硬固的小丘疹,呈灰黄或黄褐色等,表面粗糙角化。
症状体征
1.好发部位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亦可发生于身体表面的任何部位,甚至鼻孔、舌面、耳道内、唇内侧、睑缘,广泛者可累及四肢大部分。
2.临床症状
(1)一般表现:病变初期,表现为硬固、突出皮面的小丘疹,呈灰黄、灰白、黄褐或淡黄色,表面粗糙角化。数目不定。初起多为1个,以后可增多至数个或数十个不等。随病程进展,皮损可增大呈斑片状。
(2)甲周疣和甲下疣:发生在指(趾)甲周或甲下的寻常疣称为甲周疣(periungualwart)或甲下疣(subungualwart)。其根部常位于甲廓内,表现为单纯性角化,待侵及皮肤时,才出现典型的赘疣状损害。若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坏甲的生长,易致裂口、疼痛及继发感染。
(3)特殊类型
丝状疣(verrueafiliformis):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长度一般不超过1cm左右,正常皮色或棕灰色。一般无自觉症状。
指状疣(digitateverruea):在同一个柔软的基础上发生一簇集的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其尖端为角质样物。常发生于头皮或趾间,亦可发生于面部。常为数个,可经久不消
病理病因致病菌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2、3、4、7、27、28、29)。皮肤和黏膜的损伤、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感染本病的直接因素。
疾病诊断1.疣状痣始自幼年,常排列成线状,与神经走行一致,表面光滑或粗糙,呈刺状隆起,色淡褐或灰黄,无自觉症。
2.疣状结核为不规则的疣状斑块,四周有暗红色浸润,组织病理有特异性结核性肉芽肿。
3.获得性脂纤维角化瘤发生于指(趾)关节附近,表面光滑可有短蒂。
并发症丝状疣发生于眼睑者,可伴发结膜炎或角膜炎。
发病机制人乳头瘤病毒经伤口进入暴露的基底细胞。可以分裂的基底层细胞是病毒DNA的贮存处,带有病毒DNA的上皮细胞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表现而呈潜伏状态。发病时,病损处皮肤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和过度角化,伴有角化不全现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