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

防治结核病日杏林康桥-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是为了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今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3月22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应邀参加活动,慰问进城务工人员,并发放了健康包。

活动现场,医学专家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科普讲座,全国结核病防治宣传大使蒋雯丽、康辉与进城务工人员进行了互动知识问答,来医院的医务人员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义诊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月21日发布了今年的防治口号,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toEndTuberculosis)”。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促进对话和合作,将个人和社区以新的方式联合起来结束结核病(TB)流行病。这些努力跨越不同的学科和部门,可以帮助加速朝着包括消除贫困、全面健康保险、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以及社会保障与正义。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致病原因

1.原发性: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结核菌第一次侵入人体,在人体肺部或肠壁形成了原发病灶。

2.血型传播: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大量的结核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导致结核病,这样的入侵通常是一次性的或是极短的时间内的多次入侵。由于结核菌的入侵,导致机体的变态反应增高,从而引起血管的通透性增强。

3.继发性:指原先患过结核病的人虽然痊愈了,但是留下的潜在病灶可能会复燃,或者再次感染结核菌导致肺结核复发。

传播渠道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途径传播现已很少见。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笑或大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微粒排到空气中,1一10μm小的微粒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能被人吸入肺泡而有可能引起感染。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1.结核过敏表现:一般表现为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瘰疬、结核性风湿病等。

2.体温异常:急病患者表现为高热且波动大。

3.神经系统症状:精神不振、睡眠不好、盗汗和面色潮红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4.慢性中毒症状:食欲不振、容易疲惫、日渐消瘦、性情改变等症状。

5.呼吸声症状:肿大的淋巴结会压迫支气管而引发咳嗽,甚至会导致窒息,胸腔大量的积液也会引起相应的症状。

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减少结核病感染和发病机会的措施有:

1.早发现、早治疗,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杆菌传播的机会。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打喷嚏或大声说话。

3.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接受阳光照射。

4.平衡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5.新生儿和婴幼儿接种卡介苗。

6.对已感染结核杆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









































35岁女子卡鱼刺丧命卡鱼刺后吞饭吃醋要
20岁新疆折叠女孩在深圳手术后站直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lyy/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