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是一种由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人,免疫抑制状态下易于发病。Vargas-Hitos等报道了第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肾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罹患猫抓病的病例。该文章发表在最近的lupus杂志上。
患者70岁,白人女性,有38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曾于4年前因狼疮肾炎进行了肾移植手术。因发热和疲倦4周就诊,目前使用强的松5mg每天一次,霉酚酸酯mg每天两次,他克莫司3.5mg每天一次。患者养有一只猫,曾经被猫抓伤。
体格检查:体温38.2℃,左侧腹股沟区有一处质软肿大的淋巴结,左侧小腿区域有一质硬红斑结节。过往除了CRP水平(4mg/dl)稍高外其余都正常。降钙素原,肿瘤标志物,B2微球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蛋白电泳,皮肤结核菌素试验,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都是正常或阴性结果。
多普勒超声显示左腹股沟区有数个肿大的淋巴结,胸腹部CT扫描未发现肿块或肝脾肿大,血清学检查(包括EB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IV,布鲁氏菌,弓形体病和利什曼原虫)除了巴尔通氏体(IgG1/64)阳性其余都为阴性。皮肤病变处取样进行PCR实验也检查出了巴尔通氏体。
给予多西环素mg每天两次和克拉霉素mg每天两次(连续两月)治疗后,患者发热,皮肤病变和淋巴结肿大渐渐好转。
猫抓病是由巴尔通氏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在免疫健全的人群中具有自限性,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巴尔通氏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或ANCA相关血管炎很相似,ANCA和狼疮相关抗凝物检测也可能是阳性,这使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热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
有报道在实质器官移植的患者中有2/3曾散发感染巴尔通氏体,其中发热,淋巴结病变和皮损分别占93%,41%和24%。猫抓病的诊断主要基于血清学检查或者是组织病理学检查,现在也可以借助PCR技术。巴尔通氏体感染免疫健全人群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
总之,猫抓病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易被忽视的一种易于治疗的常见感染。发热,淋巴结病变,尤其是近期与猫有接触或者高度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应该考虑该疾病。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白癜风会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