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能促进排泄和调节体温。但是很多人表示,自己白天不怎么出汗,但一到晚上睡觉,半夜或黎明时,经常就会感觉到身上黏糊糊的,胸部、背部、大腿等部位一直冒汗。但是起床后,又不出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中医角度看,“睡着出汗,醒来汗止”这种现象是典型的“盗汗”症状,是因体内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
“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盗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
睡眠环境
晚上睡觉出虚汗,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
疾病反应
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有可能会导致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
内分泌失调
很多内分泌失调的人,例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还有一些情绪障碍的人,都是可能有夜间流汗的情况出现。
中医“盗汗”怎么治?中医研究发现,盗汗主要是肾阴虚导致的。“盗汗”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这类人群还常伴有失眠、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
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心为汗。由于房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故潮热盗汗。《医宗必读》云:"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所以如果出现了盗汗的现象,最好是滋阴补肾。
桐君阁为您推荐
▍六味地黄丸
功能主治:
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方解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一线方剂。它是由儿科专家钱乙讲补温肾的方剂应用到儿科时,考虑到儿童是纯阳之体,儿童本身阳气非常精纯,所以将方剂中两位温阳药附子和肉桂去掉,全方剩下的六味药物都是滋精养阴,变温肾阳为滋肾阴的作用,用来治疗小儿肾虚引起的发育迟缓或发育不全的疾病。
§§六味地黄丸,共有六味药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这个数字是有讲究的。古人认为1~10这十个数字不仅仅有计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蕴含着神奇的力量,这听起来有点玄,但古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中医也有很多应用术数的地方。其中1~5这5个数字分别加5,则就形成了五行的成数。所以1和6这两个数字其实就是五行当中的水这一行的生数和成数。所以六味地黄丸中六这个数字的运用,实际上就用了数字的神秘力量,去加强人体“水”系统的能量,强化了补肾的作用。数字的应用是否真的有效,有待我们去验证,但至少钱乙在创立此方,是有这样的考虑的。
§§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作为主药的,熟地黄是中药地黄的炮制品。地黄,又被称为“地髓”,用到了“髓”这个字,中医认为精生髓,汉语中也有“精髓”这一词语。地黄的药用部位是埋在土里的块茎,它其实是真的得到了自然的精华。
据古代本草书记载,地黄能够吸收土地精华,凡是种过地黄的土地,土就会焦枯,要经过十年的修复,这片土地才会“转甜”。也就是说,只有十年后,这片土地才可以重新用来种植地黄。那么用这自然的精华来补充我们肾中所藏的精,自然补肾益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更重要的是,古人要将地黄加工成熟地黄,那也是个非常劳心费力繁琐的活,需要经过九蒸九晒,用人间炉火将地黄蒸透,蒸透后再放在太阳下曝晒,这样反复九次,地黄变得黝黑发亮(黑色是水的颜色,也有加强补肾力的作用)。这么劳民伤财的工序,是否是无用功,在故弄玄虚的?当然不是的,其实通过人间炉火和自然界的太阳之火,加工这个地黄,使得地黄彻底“熟”透,那么它里面所蕴含的自然界的精华就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去填补肾中所藏之精。
§§山茱萸其实是一种酸枣除去果核及杂质后的果肉,所以它的味道是酸的,酸味对应的是五行中的木,对应人体的肝,所以有补肝的作用,中医认为肝肾同源,通过补肝来达到益肾的作用。此外,酸味收敛,也有助于肾的封藏的特点,有加强肾藏精,这个“藏”的功能。
详症解说
据统计,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涉及有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适用于六味地黄丸的人群有以下特点:不怕冷,容易出现阵阵潮热,手脚心发热,活着面部烘热感,两颧发红,容易口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晚上睡觉以后比较容易出汗,有时还容易心烦。
(一)小儿发育不良的调理剂
本身六味地黄丸就出自儿科学著作,是专为儿童补肾而创的名方。一般来说,适合选用六味地黄丸调理的小儿多数较为瘦弱,体质较差。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囟门闭合较迟或先天弱视等发育不良,小儿性格多冲动任性、急躁易怒、睡觉也不大安稳,容易乱动,说梦话等状况,都可以服用一段时间的六味地黄丸来调理。此外,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患儿,也是由于脑部发育障碍引起,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来改善。早产儿或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发育不良,也可选用本药辅助调理体质。
(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法宝
更年期就是机体从性成熟到性机能衰退的生理过渡时期,女性由于有明显的绝经变化,所以女性更年期表现就比男性要明显的多。很多女性朋友进入更年期后,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面部常常有一阵阵的烘热、多汗、生气或情绪激动时加剧,口渴、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心慌,而且还常常有情绪性格上的异常变化,容易出现急躁、易激惹或情绪抑郁、情绪不稳定、失眠等。更年期是机体肾中精气亏衰,再也无法提供机体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生殖机能,而对于女性来说,青春期、育龄期、成熟期的月经、孕育、哺乳都消耗了太多的阴血。所以女性更年期的肾精不足,尤以肾阴亏虚表现明显,显然六味地黄丸是明智之选。
(三)肺结核恢复期的调养剂
肺结核,中医又称为“肺痨”。从中医角度来看,都是阴虚内热,中医有“劳瘵主于阴虚”的说法。患者常常有口干咽燥,傍晚时分定时低热,也玩睡着后出汗,手足心发热、皮肤干灼等阴虚内热的症状。其实,就一个睡中出汗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都充分说明了患者处于阴虚内热的状态了。晚上是自然界属阴的时间段,这时在自然界的影响下,阴虚内热的状态会表现得更明显,这种内热逼迫体内津液外泄,所以盗汗。而结核杆菌非常喜欢侵扰这种阴液匮乏的肺叶。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主要是应用抗结核药去杀死结核杆菌,效果是切确而明显的。但对肺结核患者这种阴液匮乏,肺叶焦灼的状态却无能为力。这时就要靠中医来大显身手,滋阴养肺。而全身阴液的本源在哪里呢?在肾,因为肾是先天之本,全身最精粹的能量与营养都是被它封藏,肾阴,又被称为元阴、真阴,选用六味地黄丸,这补肾阴的一线成药,显然有助于彻底改善患者肺部的微环境,使得结核杆菌不易滋生,这就彻底断了结核杆菌的后路,同时它还能促使身体能尽快恢复正常。
(四)牙周炎的辅助治疗剂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病,它是一种破坏性疾病,是一种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可以出现牙龈出血,尤其是经常在刷牙的时候出血,口臭,咀嚼无力,牙齿渐渐松动,牙缝渐渐变宽,严重可导致牙齿脱落,使我们过早沦为“无齿之徒”。
从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骨同源,都要靠身中精气充养。我们可以看到当生长发育期,随着肾中精气充盈,乳牙脱落,换成真牙,到了老年期,随着肾中精气的匮乏,出现牙齿松动、牙齿脱落。所以,牙齿的功能状态与肾中精气息息相关。六味地黄丸作为一个补肾名方,是牙周炎的首选辅助治疗剂。
另外,六味地黄丸对于老年人的牙病也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本身由于肾精不足,牙齿就容易出现松动等问题。服用地黄丸,具有促进钙吸收,防止骨质疏松,促进牙槽骨再生,能明显改善老年人的咀嚼功能。
(五)骨质疏松的防治剂
骨质疏松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现象,是中老年人的常发病、多发病,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易出现。中医认为肾主骨,随着年龄变大,人体内肾精越来越匮乏,没有足够肾精化髓生骨,充养骨髓,慢慢可导致骨基质含量减少,骨的致密度下降,这时就称为骨质疏松。出现骨质疏松表现为疼痛,尤其是腰背痛最多见,还可见两腿无力、身长缩短、驼背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老了,越老越矮,以及老年人动不动就腰酸腿痛,这些实际上都是肾精不足,肾不养骨惹的祸。而六味地黄丸有补肾填精,益髓壮骨之功效,可以使得髓有所化,骨有所充,从而保持骨骼强健。现代的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六味地黄丸确实能促进骨形成,并增加骨钙、磷含量,提高骨密度、增加骨的韧性,防止骨基质的丢失。
(六)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辅助调养剂
中医认为,骨精具有化髓生血的作用,肾其华在发。放化疗后的脱发及骨髓造血机能下降,都说明放化疗损伤到人体肾精,而六味地黄丸补养的是人体的根本——肾。现代研究,发现这一成药是一种优秀的免疫调节剂。因此,放化疗后,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助于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另外,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的疾病,六味地黄丸也可作为辅助治疗剂,有助于恢复造血组织的损伤及造血功能的障碍。
产品特点
1.国家医保品种,国家基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精心制作
2.经典名方,温而不燥。
~戳这里看往期精彩~
大暑至
养生重在补脾健胃!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产品讯息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