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张政宇
01查德威克个人小传年1月24日,埃德温·查德威克于英国曼彻斯特的朗赛特出生。其父詹姆斯·查德威克对政治很感兴趣,先后担任多家激进报纸的编辑,其母去世早,但她在个人卫生问题上对家人要求严格,人们也猜测查德威克的卫生思想或许可以追溯到她那儿。年迁居伦敦,查德威克一心想成为一名律师,同时也兼职做记者。年至年,查德威克连续在《威斯特敏斯特评论》和《伦敦评论》上发表了几篇针对公共卫生和社会改革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初步形成了所谓“卫生思想”,即认为环境一定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有影响。年初,查德威克成为功利主义学者杰里米·边沁的秘书,帮助他撰写刑法原理。边沁宣称任何组织任何法律都必须按照是否对社会有用、是否合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来衡量,他否定了亚当斯密关于政府无为而治的看法,认为政府干预十分必要,政府必须对那些不利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事物进行改造。年,边沁去世,查德威克加入英国皇家济贫法委员会,并撰写济贫法调查报告。年,查德威克建议增加死亡原因登记。该建议于年成为法律。对死亡原因的统计,使人们清楚了不同疾病暴发的季节、区域分布情况。年9月查德威克发表了《关于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以反映伦敦令人震惊的劳动群众卫生问题。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并依法成立了中央卫生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卫生标准,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卫生改革的管理。年,由于与地方卫生官的矛盾以及防治霍乱不力,查德威克被迫解除了职务,中央卫生部也随之解散。年查德威克被授予爵士爵位。年7月5日,查德威克去世,享年90岁。02劳动阶级的卫生状况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自耕农破产,涌入城市。“在-年,每1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23%,其中-年增长最快达25.9%”,尤其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大量劳动人口,为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新鲜的活力与不竭的动力。但同时,脆弱的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体系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住房供应不足、供水排水系统缺乏、垃圾处理困难成为大多数城镇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拥挤成为常态。医生艾莉森在格陵诺克的调查中指出:“房间十分小而拥挤,没有几英尺的房间就塞进去十几个人。”医生基思发现:“6-8人住一个房间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博尔顿地区发现,70多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挤在一个不足12平方英尺的房间。”而收入较低的工人居住的贫民区情况则更加糟糕。在这些密不透风的狭小空间里,病菌四处滋生,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这里也缺乏足够的供排水系统,牧师雷夫·埃尔温对城市中的工人阶层供水状况作出如下的描述:“人们想要得到干净水必须从公共水池汲取,巴思的供水池距离房屋有四分之一英里。由于取水困难,干净水只用于饮水和喝茶,人们做饭和清洗用水都来自河水,但是所有的垃圾都倾倒其中,河水污浊而有臭味。人们为何宁愿用污浊的水做饭而不去取干净水呢?其主要原因是很多房子附近并没有适合做饭的水源。”18世纪工业革命下的英国
城市垃圾堆积如山,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政治家及小说家)写到:“污水在所有地方横流,肮脏的色调和恶心气味似乎在诉说这就是我所见的街道。街道上满是来自屠户丢下的垃圾。街道上总是有粪便、内脏、血液以及溺死的小狗、发臭的鱼、死猫和腐败的菜头。”
在济贫委员会任职期间,查德威克注意到了伦敦工人住宅区的环境卫生及人们的健康问题,年,他开始调查传染病与周遭环境之间的联系。经过3年努力,《大不列颠劳动人口卫生状况调查报告》诞生。这是“对英国社会状况的权威、全面、可怕的控诉。”其直接价值在于“证实疾病和过于拥挤的卫生有关”,且表明“个人无力控制这些情况,立刻由个人的自主机制转为公共管理机制才是补救之道。”
在三年的调查过程中,查德威克个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向来认为贫穷是个人原因所致,与社会无关,并将其与懒惰、道德败坏相连。但调查结果却让他相信贫穷是由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疾病导致赤贫,赤贫则容易感染疾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需要政府和国家出面干涉。
秩序井然的社会会增进个人幸福,某些事务需要共同行动,并非个人或家庭所能解决的。这是查德威克的信条,而他行动的一切目的便是争取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03传染病管控19世纪的伦敦,传染病肆虐,最严重的可能是霍乱、斑疹伤寒以及肺结核。
霍乱本是印度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地方病,随着英国不断地对外殖民,霍乱也逐渐在英国蔓延开来,并向世界各地传播。霍乱在-年、-年、年反复袭击英国,导致大量英国人死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现在我们知道霍乱是因感染霍乱弧菌而引起的,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水源与食物。“典型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和由此而引起的体液丢失、脱水、电解质紊乱、低钾综合征以及周身循环衰竭等,若不及时抢救则病死率甚高。”但这些最早是在年,由科赫及其同时分离出霍乱弧菌后才被逐渐认识的。
斑疹伤寒既是地方性疾病,也是流行性传染病,常爆发于人口密集、缺乏清洁供水、排水不畅的劳动人口聚居区。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前十年间,斑疹伤寒一直在各个地区流行。在年之后,伤寒开始在英国全国范围内流行,并于-年、-年、年、-年间反复在英国的城镇和乡村大面积爆发。
肺结核在19世纪是与工人阶层密不可分的一种传染病,如上文所述,工人阶级住房更为拥挤,在狭窄的空间里,人们频繁接触,再加上不良的通风,这一切都为肺结核的传染提供了机会。正如威廉·D·约翰逊所说:“工业经济早期阶段一般都是这祥,拥挤、贫穷的生活条件,造成结核病死亡率增加。”
在查德威克的时代,许多人认为这些传染病是由污浊的空气引起的,而查德威克本人也是这种观点的追随者。在他的《报告》里,他以“瘴气论”为指导,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清洁的措施。但在查德威克的认识里,公共卫生需要的是工程科学,因而他将医生群体摆在附属位置上,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对于传染病的认识有所差池。
年的霍乱防治不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可归结于此。虽然有医生提出水源可能导致霍乱的传播,查德威克却并未引起重视,而是简单地认为“所有严重的臭气,都会导致疾病”,因此他主张直接将城市垃圾倾倒入泰晤士河,以保证城市的“清洁”,后果便是人们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这一举措加重了霍乱的传播。
04传染病管控死亡与私人墓地对于无法避开的丧葬问题,查德威克认为农业文明时期的殡葬礼俗已完全落伍,不论是死后尸体管理、墓地埋葬,还是具体的葬礼服务,都不适合现代城市与工业文明的发展需要,需进行调整变革。对此,他于年发表了《一份补充报告:城镇殡葬实际问题的特别调查结果》。
19世纪的英国,人们对于葬礼十分看重,亲人离世,他们很期望能够举办体面的葬礼。但与这一愿望相违背的是,许多人,尤其是工人阶级十分贫穷,因而为了凑足丧葬费,许多尸体并不能及时安葬。尸体露天停放,人们的吃饭、娱乐以及一切生活都在尸体旁进行,而此时的尸体已经腐化,覆盖大量细菌且臭气熏天。这对活着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城市里的墓地紧缺,因而日渐拥挤,如此一来,拥挤的墓地也成为了巨大的传染源。与此同时,劳工阶层流行一种观点,即相信人死后身体和灵魂会互为感知,因此他们鼓励亲人与尸体互动,给予尸体亲近与关怀,而这则使情况变得更糟。
除此以外,活着的人与尸体每日接触,难免会引起抑郁与不安,慨叹生命脆弱、人生苦短,进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日常生活,不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针对这些问题,查德威克提议国家接管墓地修筑,依据卫生原则创建干净清洁的国家公墓,实施专门管理,监督下葬流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同时,为了杜绝尸体在家停放时间过长,国家应当修建国有化停尸房。为了进一步保障人们的健康,在尸体尚未正式下葬前,政府必须任命资质合格的医生检查员,仔细观测尸体,避免存在假死现象或致命性病毒细菌蔓延威胁的可能。
对于尸体管理工作,查德威克做了十分详细的规划:
第一,国家要委派专业医务人员,深入到死亡者家庭,对尸体进行仔细检查,并予以详实记录,报告死亡原因。在尸体移走前不得离开,以防止尸体上病菌扩散对周边人士的影响;
第二,专业医务人员需负责将尸体移往停尸房,并通知葬礼、制定葬礼服务的费用预算。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在尸体身上用绳索拴个铃铛,以防其突然复活,便于抢救;
第三,医务人员要尽可能了解死者详细信息,包括其家庭成员和邻居,记录其姓名、年龄、地址、职业、成员关系及死亡细节,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社会环境变化对民众死亡数据的影响,进而为规避同类死亡事件设置预防草案,以尽力避免那些可控的死亡事实;
第四,针对因犯罪谋杀致死的家庭,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