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clockisticking
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除头发和指甲外,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都可能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但最常见的侵袭部位是肺,即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结核病被称为“白色浪漫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长期以来被认为与患者的诗性和艺术性有关。
一些艺术人物,如诗人济慈、雪莱和爱伦·坡,作曲家肖邦、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国内的一些文艺工作者,如鲁迅、萧红、林徽因等,也都曾深受结核病困扰。
《药》插画
文学作品中,被提到最多“结核病”的人物,当属葬花的林妹妹了,她长期咳嗽伴有咯血,按照现代医学的推测是肺结核患者。
在鲁迅的《药》中,小栓所患的“肺痨”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肺结核,当然,靠革命志士的“人血馒头”是治愈不了的。
人类与肺结核的抗争史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和它缠斗了数千年。
距今年以前已有结核性疾病。考古学家通过对古人遗骸的研究发现,早在德国的海德堡石器时代,人的第四、第五胸椎出现了典型的结核性病变。
古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胸部,我国马王堆出土的女尸肺部,均找到感染结核病的痕迹。
公元前八世纪,中国开始有了关于结核病的记载: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颈项,身热,脱肉破腘——《黄帝内经素问》。
那时候的结核病还叫做“传剩”,一直到宋朝,才统一名称,称为“痨病”。到了近代,又俗称“肺痨”。
《十药神书注解》
中国古代关于结核的记载有很多,不仅有记载病情的,还有记载如何去治疗的,元朝葛可久的《十药神书》就是历史上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柯赫
年3月24日人们才从根本上了解了结核病,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柯赫在柏林生理学会上发表了一次里程碑式的演讲,讲述了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过程。
年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析离得到的链霉素,是继青霉素后第二个生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
年,特效药链霉素的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从此,肆虐人类生命几千年的结核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在今天,只要坚持全程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患者都能够治愈。曾经的“十痨九死”变为了如今的“十痨九愈”。
结核病的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结核病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年,全球约有万人患结核病,有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
我国有近5.5亿结核感染人群,其中十分之一的人可能发病;有万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新增多万例。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全球排第三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由于治疗方案的不恰当,越来越多的结核菌发生了突变,产生了耐药性,而抗结核新药的研究又陷入了瓶颈,几十年的时间里没有研发出一个有效的抗结核药。
人类和结核疾病的这一场“战役”依然还在继续着。
肺结核一般有哪些常见症状呢?
1.潜伏性结核感染:没有任何肺结核症状,也没有传染性。
2.活动性肺结核:出现肺结核症状,具有传染性。症状表现如下:
咳嗽咳痰:可伴有咳黏液痰或脓性痰症状持续可超过2周。
咯血:约1/3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疲劳乏力,食欲不佳,体重减轻。
盗汗和发烧。
气短和胸痛:个别患者会出现气短和胸痛症状。
肺结核是如何传染呢?
1.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患者咳嗽、打喷嚏都有可能传染给他人。
2.痰中能查到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医院去检查排除。
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4.新生儿及婴幼儿要按要求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预防儿童结核病。
5.肺结核可防可治。我们要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吃得营养,合理运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6.若怀疑是结核病感染,在北京有两医院,医院和解放军医院;每个区县疾控中心也有结防科,还有独立的结防所,这些定点机构都可以检查。
7、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
从人类与肺结核抗争史,看新冠的防治
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先是重创亚洲,然后在欧洲和美洲肆虐,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伤痛。
传播速度加速——1月,人死亡;2月,人死亡;3月,0人死亡;4月,00人死亡;9月,000人死亡。
新冠肺炎在很多方面跟结核病特别相似。它们都是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只不过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而结核病是细菌感染。既然都是经呼吸道传播,它们传播途径非常相似,这就意味着在预防措施方面都非常相似。
我国在防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有效利用到了现代信息化手段,政府有力及时的干预,同时广大的人民也在抗击疫情中万众一心,积极配合,有效阻断了病毒的传播,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做出了模范代表。
但全球联系史无前例地紧密,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通过对人类历史中的大型流行性疾病的处理方式可看出,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防御+治疗”的组合。
尽管各国都积极研发、大量采购疫苗,并采取物理防护、隔离防疫等措施,但是新冠抗疫战斗的最后一个缺角——有效的治疗药物,仍未得到完善的解决。
或许只有等到有效治疗药物出现后,我们才能完全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
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国际卫生组织
2、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警惕休眠结核菌这四点要知道、潘聪杨兆荃张恪忞、《央视网新闻》
3、结核病的前世今生、微生物研究教室
END
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