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医院皮肤科李福秋教授

医院皮肤科“皮科名师讲坛——第四十期”于年9月14日晚成功举办。本次讲坛有幸邀医院皮肤科李福秋教授前来讲学。

会议开始前,医院皮肤科主任陶娟教授向参加会议的老师和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李福秋教授的科研经历和荣誉成就,并对李福秋教授参加此次线上会议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讲坛李福秋教授以《双相真菌感染所致的疾病》为题做了精彩的专题发言,从双相真菌感染概述、双相真菌感染所致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护理、治疗等方面对真菌感染进行了详细地讲解,线上线下的参会老师和同学都表示收获颇丰。

首先,李福秋教授介绍了双相真菌的定义和传播途径:双相真菌(dimorphicfungi)是指在人体内部和在特殊培养基上,37℃培养呈酵母相;在普通培养基上,室温(25℃)培养呈菌丝相的一类真菌。孢子丝菌属主要通过皮肤外伤植入;其他菌属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也可通过皮肤黏膜感染。接着,李福秋教授以孢子丝菌病为例介绍了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让大家系统的了解该病,同时提到,对于双相真菌感染,绝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少数患者(主要是免疫缺陷的患者)可发展为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此外,李福秋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表示该病缺乏特异性,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体重下降、乏力、咳嗽、贫血淋巴结大和肝脾大、溶骨性损害等,最常累及呼吸系统,容易误诊为肺结核;皮肤表现包括坏死性丘疹、皮下脓肿、结节、斑块等;同时李福秋教授给我们展示了多组临床病例照片加深了大家对疾病的直观认识。

最后,李福秋教授对今天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我国双相真菌感染所致疾病多为孢子丝菌病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好发人群为免疫缺陷的人群(皮肤型孢子丝菌病除外);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组织病理表现为化脓性及肉芽肿改变,缺乏特异性等等让我们对真菌性疾病有了更深了解。

会议结尾,同学们思维踊跃,积极提问,向李福秋教授请教了关于双相真菌治疗个体化和疾病地域化问题等等并收到了李福秋教授的热情解答。然后陶娟教授对本次讲坛进行总结,也对李福秋教授的精彩讲解和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下一期“皮科名师讲坛”带来精彩报告!

作者:孔一

审稿:陶娟李延编辑:张亚敏,王晨昱

医院皮肤科简介:

医院皮肤性病科是在国内外著名皮肤专家,一级教授于光元的领导下年由上海迁入武汉,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多名学科带头人,包括许彤华教授、王椿森教授、郑岳臣教授、涂亚庭教授、陶娟教授的带领下,渐渐发展为集皮肤激光治疗研究中心、五个实验室(皮肤病理室、皮肤真菌室、性病实验室、过敏原检测室和皮肤影像室)、皮肤科病房和西区皮肤科的综合性科室。是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级皮肤美容示范基地、全国皮肤影像示范基地、全国皮肤肿瘤研究中心和皮肤修复与诊疗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皮肤疾病诊疗与健康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致力于重症皮肤病靶点研究与筛选、经皮诊治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皮肤疾病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为健康中国和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pfjhyx/13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