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小的部位也会出现疾病,比如耳朵的变化也预示着健康问题,耳朵颜色的变化能看出内脏的健康。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以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病理方面,心气不平、心血不足、心火暴盛等均可导致耳疾。平时多留意耳朵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身体是否存在疾病。
1、耳垂经常潮红为多血质体质者
因为受到寒冷,耳垂的颜色会变成紫红色的,就会肿胀发展为溃疡,而且还容易生痂皮,其实这是身体里糖过剩的表现,这种情况要小心了,容易患有糖尿病。
2、耳垂青色为肾亏的表现
耳背上见到红色脉络,并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耳轮焦黑、干枯为肾精亏极的征象。
3、耳郭颜色加深,呈鲜红或暗红色,为热证,如各种急性热病
如果伴有红肿疼痛,则为肝胆热盛,或火毒上攻,可见于耳郭炎症、疖肿、湿疹或中耳炎等。
4、耳郭淡白无血色,为寒证、虚证
可见于感受风寒,或寒邪内伤脏腑,或气血亏虚,或肾气虚衰。多见于贫血、失血症及慢性消耗性疾病。
5、耳穴发白,是虚证的表现
耳朵上某处的穴位点发白,是虚证的表现,虚症是自身免疫力差,另外气不接续,气喘抵抗力差、心虚。虚症是后天脾胃能力差,吃的东西营养吸收能力很差,不能补气引起的,一活动就心机亏虚,可以吃点西洋参,比如说心气虚的补一点。
6、耳穴发红发紫,是实症的表现
耳朵上有对应点发红、发紫的状况,就说明是实症病人,实症是梗阻、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大部分实症都可以用活血化瘀药来解决,可以用丹参滴丸,活血化瘀。
7、耳相血管充盈
耳部的血管显得特别清晰,一般呈现紫暗色或青紫色,就说明有血管充盈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出现在哪里,就说明对应的身体位置有疾病。如果耳朵表面皮肤布满血管且明显浮出,要小心支气管扩张、冠心病、心肌梗塞或高血压。
8、耳垂皱纹
耳朵的最外围部分叫耳郭,耳郭内侧的外突部分叫耳廓,是由褶迭的软骨薄片所构成。以外观形状来看,正常的耳朵应该耳轮光滑平整,耳廓内厚而润泽,血管隐而不见。当耳垂上出现明显的一条自前上至后下的皱纹,特别在老年人,要特别怀疑是狭心症或心肌梗塞。这类患者体质多属痰淤互结,可服用温胆汤合血府逐淤汤的加减方,能有化痰浊、消脂肪、通血路的功效。
这道耳垂皱褶在我们国家也称为冠心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
9、耳轮粗糙
如耳轮出现粗糙不平的棘突状结构,表示腰椎、颈椎骨质增生,可照x光来加以确认。有些癌症患者,会在耳轮出现压痛、血丝、软骨变形或黑色斑点等特征。耳廓产生结节状、条状隆起、圆圈形凹陷或有纵横交错的线条,表示有肝病、胆结石、肺结核、心脏病或肿瘤。
10、耳道瘙痒
应考虑可能染上了外耳道霉菌病,医院求医,而不要用火柴棒、牙签等搔痒,以防造成外耳道外伤,并发外耳道炎、耳道疖等症。
11、耳道流脓
可见于外耳道疖肿,或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常为掏耳或外耳道炎未愈而引起;亦可因洗澡或游泳,耳道内进水后表皮软化,细菌趁虚而入引起感染。有肾炎、糖尿病、慢性便秘患者易罹患此病。此病早期应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还可做耳部热敷或理疗,如疖肿成熟,则应切开排脓。
?
没事捏捏耳朵可以赶走5个毛病
1.打嗝按上耳窝
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就是由于脾胃处虚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气上逆。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2.牙龈肿痛按耳垂
当因“上火”导致牙齿、牙龈肿痛,或脸上冒出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即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哦。
3.心绞痛按下耳窝
下耳窝也就是耳甲腔部位,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
方法: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该方法简便有效,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度过危险期。经常刺激下耳窝,对血液和循环系统也有保健作用。
4.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5.四肢疼痛揉耳轮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