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结核病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是为了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科霍氏在柏林宣布发现结核菌的日子。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使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医学上称微滴核)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结核病的病状比较隐匿,不典型,归纳起来全身结核病中毒症状有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肺结核的局部症状如:咳嗽、胸痛、气短、咯血。而其他肺外结核依其侵犯器官、系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局部症状,个别病人无任何症状、偶尔体检时才发现。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可是你知道吗?在18-19世纪,这种病可能是历史上极少数和“浪漫”有关的疾病,欧洲很多文艺青年崇尚它,因为患上这种病的人,通常都有消瘦的身材,忧郁的眼神,不时的咳嗽,掩住口的白色手帕上会出现一点殷红……现代人很难想象,当时这些病状居然成了文人骚客追捧的文艺范儿。甚至诗人拜伦还说过,如果要死,希望死于结核病。

从古至今得过肺结核的名人我们熟悉的有:肖邦、契诃夫、卡夫卡、席勒、济慈、劳伦斯、奥威尔、约翰·哈佛、萧红、林徽因……肺结核是浪漫面具下的致命杀手。抗生素发明以前结核病是如何治疗的呢?一位结核病医生特鲁多(-)留下了如下的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实就是在告诉病人——这种疾病没有治愈的方法。

随着年代多种抗结核药物的发明,结核病的治疗迎来了春天,人们乐观地认为可以就此治愈结核病。结核病也因此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因为耐药结核病的出现,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这时,人们才发现当今世界还有1/3的人体内携带结核菌,每年万人发生结核病,其中有50万是极难治愈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我国是结核病大国,疫情仅次于印度。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结核病的防控力度,但结核病的疫情仍十分严重。在我国,结核病不仅没有被消灭,发病和死亡人数还很高。我国结核病发病除患病人数多、死亡患者多等特征之外,还有耐药患者多、中低收入人群患者居多等特点,特别是农村和流动人口患者居多。由于管控不利,患者擅自停药中断治疗的情况经常发生,极易让原本不难治疗的结核病发展为耐药型结核病。据统计,我国约有1/5的结核病患者是耐药型结核病。相比一般的结核病,耐药结核病不仅诊断复杂、治疗困难且治疗周期长,医药费用也极其高昂,约为一般病人的倍。因此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必须归口治疗。医院具有先进的检测手段,只有系统管理系统治疗,才是结核病得以根治、得以控制的最佳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主题是:发挥领导力,终结结核病。结核病的防治,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本期编辑:刘雪梅

精彩再现

说说肺癌和肺结核这对难兄难弟

细节决定成败——关于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几个误区

医院肿瘤一病区

医院肿瘤一科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lyy/8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