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的真相严格忌口,尿酸为何不降反升应该

本文作者:李青肾病内科主医院

导读:经严格忌口,但患者尿酸水平不降反升?应该怎么做?

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困惑

患者1:7月10日检查,尿酸umol/L,肌酐umol/L,检查后控制饮食没用药物治疗,8月23日检查,尿酸umol/L,肌酐umol/L。这种情况是继续控制饮食还是要用降尿酸药物?

患者2:近期查验尿酸umol/L,肌酐umol/L,之前痛风发作时尿酸也才umol/L左右,肌酐umol/L左右,平时不吃海鲜和辛辣食物,动物内脏也可以说基本不沾,豆类很少吃,肉类(猪肉)也就是每星期基本吃一点,烟酒不来,每天饮水基本在ml左右,为啥尿酸有增无减?

上述两名患者的困惑是一致的,那就是“已经做到严格忌口了,尿酸为何不降反升?”

先要了解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痛风,指的是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结晶在关节沉积,刺激关节形成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严重者疼痛难以忍受。痛风性关节炎首发以及多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关节,随着病情加重,自下至上足关节、膝关节也会受累。

其实,高尿酸不只是损害关节,也损害肾脏等器官,广义的痛风还包括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和痛风性肾病等。

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但是,高尿酸未必都发生痛风。痛风往往在一些条件下诱发,比如:

1.尿酸突然升高:暴饮暴食,尤其是食入动物内脏、带壳类海鲜、火锅等高嘌呤食物,同时大量饮酒;

2.尿酸突然降低:最常见就是初次大量使用降尿酸药;

3.关节着凉:关节着凉时,尿酸在低温下更容易形成结晶;

4.关节外伤:尿酸容易在受伤的关节沉积;

5.剧烈运动后肌溶解。

其中,饮酒后着凉是生活中最常见诱因。

当然,一些非生活因素也诱发痛风,比如说化疗后细胞破坏产生大量尿酸;服用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个别抗结核药和免疫抑制剂也会干扰痛风排泄,诱发痛风发作。

总而言之,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罪魁祸首,长期将尿酸控制达标,控制痛风的诱因,才是避免或者减少痛风发作的长治久安之策。

为什么已经严格忌口,尿酸不降反升?

1.尿酸升高不全是因为吃

人体的尿酸,由细胞核中嘌呤物质生成。血中的尿酸,80%来自于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只有20%来自于食物。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不吃不喝,尿酸照样产生。

体内的尿酸,90%通过肾脏排出体外,10%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当然,肾衰后从肠道排出的尿酸会代偿性增加。但是,汗液不排尿酸,靠出汗降尿酸是徒劳的。

尿酸生成过多,或者尿酸排泄障碍,或者兼而有之,都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痛风不全是吃出来的,饮食问题只是高尿酸血症的一部分原因。暴饮暴食,体内的尿酸水平骤然升高,往往诱发痛风,所以许多患者误认为痛风就是吃出来的。

其实,大多数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因为尿酸在体内某一个代谢环节或者排泄环节出现了问题。痛风患者应该控制饮食,但只靠饮食控制,许多人解决不了问题,有的人都营养不良了血尿酸还高,甚至越饥饿,身体细胞分解越多,尿酸反而更高。

2.可能与肾功能不全有关

临床上说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俗称“肾功三项”,足见血尿酸与肾功能息息相关。过高的尿酸不但沉积在关节,也沉积在肾间质、肾小管和输尿管,引起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损伤和尿酸性肾结石,久而久之导致肾衰竭。

此外,无论什么原因的肾衰,都会导致尿酸排泄障碍,使尿酸进一步升高。

这两名患者的肾功能都出现了问题,但尚还不能确定他们的肾功能减退是否是由高尿酸引起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高尿酸血症肯定会加重肾衰竭。两人的肾衰没有得到控制,可能是他们尽管严格的控制饮食,但血尿酸仍逐渐升高的原因。

目前,降尿酸措施有饮食控制、减重、适量运动等非药物措施和降尿酸药等药物措施,不可否认,降尿酸药仍是控制尿酸最有效的措施。不服用降尿酸药,尿酸逐渐升高,升高的尿酸加重肾衰竭,肾衰又导致血尿酸进一步升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降尿酸应由这些方面入手

1.非药物措施

?饮食控制:提倡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以低嘌呤饮食为主。

特别说明:

①一些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等,虽然富含嘌呤,但食入后吸收很少,和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②水果因富含钾元素及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鼓励多吃含果糖较少的水果,比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③酒精可增加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而有明显的生尿酸作用,应当限制酒精摄入,禁饮黄酒、啤酒和白酒,红酒要好一些。

?大量饮水:多饮水可稀释尿酸,建议饮水量维持每日尿量-ml。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可以喝茶和咖啡。

?减重:肥胖增加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18.5-23.9kg/m^2)。

?规律运动:鼓励坚持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min(30min/d×5d/wk)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在(-年龄)×(50%-70%)范围内]的有氧运动。

?戒烟:戒烟以及避免被动吸烟。

2.药物措施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

?别嘌醇:每天一片mg,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减量,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禁用。别嘌醇最大的问题是引起皮肤过敏,严重者可发生致死性的剥脱性皮炎,中国(汉族)、韩国、泰国人更容易发生,推荐在用药前筛查HLA-B*基因,阳性者禁用。

?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d,最大剂量80mg/d。非布司他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所以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患者使用较安全,重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慎用。

?苯溴马隆:起始剂量25-50mg/d,最大剂量mg/d,早餐后服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或肾移植患者安全使用,但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时禁用;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

药物的肾脏安全性问题:

?别嘌醇: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排泄。肾功能减退患者,别嘌醇排泄障碍,容易在体内蓄积,增加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

?非布司他: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一半经过肾脏排泄,一半经过肠道排出体外。

?苯溴马隆: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94%经过肠道排出体外,6%经过肾脏排出体外。

总而言之,三种药物都不伤肾,伤肾的是高尿酸。而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带来的危害,比降尿酸药的副作用要大得多。

转载自:肾病科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zzl/11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