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传染病之王结核三

今年是《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年)》践行的收官之年,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事业推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规划,其防治服务体系的健全力度,防治措施的落实程度,防治队伍的建设水平等各方面的成效都将得到检验。

前面两期已简要介绍了关于结核来源、特征、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今天就结核的筛查诊断分享一些个人体会。

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流程中,筛查作为第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肩负着结核感染判断、区域感染水平调查、无症状携带者早期筛出等重要职责,为有效遏制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做出巨大贡献。

目前,承担结核筛查这一重要工作的单位主要为全国各级疾控中心或结核病防控所,医院检验科,特别是前者。对于筛查,要求其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及灵敏度高等特点,目前用于结核筛查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和胶体金法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由于历史、政策及收费等原因,PPD试验一直作为疾控系统结核筛查的传统诊断方法。诊断潜伏感染主要依据结核菌素皮试的结果,一般将PPD强阳性或短期内从阴性转为阳性而无临床结核病证据者判断为结核菌潜伏感染者。但PPD特异性较差的缺点。对于如中国等这样的结核病高度流行地区,由于广泛接种卡介苗,PPD会造成假阳性;而在HIV感染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老人和幼儿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容易出现假阴性。其次,PPD检测还存在费时(48~72小时),需要受试者回访,皮试操作和结果解释存在主观依赖性等缺点。

通过调研走访了解到,尽管PPD试验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但结核筛查的现状是仍然主要采用此方法;特别是一些基层的结核病防控所,部分工作人员已将PPD默认为结核筛查的唯一方法,对其他方法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因此,更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法的推广已成为结核筛查工作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胶体金法血清学试验因其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有效回避卡介苗阳性等优点,逐渐被检验人员所认可,医院检验科已首先开展起来。与PPD试验体内注射相比,血清学试验属于体外诊断,是一种更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能避免过敏体质群体因注射抗原后可能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同时,其检测所需时间很短,一般胶体金法在10~15分钟即可得到结果,阳性标本更快,无需等待数天;另外,可有效避开卡介苗造成的假阳性的影响,以迈克生物公司生产的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为例,对健康卡介苗接种者的特异性可高达96.33%。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是,PPD皮试试验的结果对结核阳性患者的隐私是难以保护的,比如针对学校学生的结核筛查,而血清学试验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由此可见,胶体金法血清学试验具有显著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迈克生物技术部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封面图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zzl/1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