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愿当一名护士,忠诚于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竭尽忠诚,无私奉献,坚持讲服务敬语,平等待人,刻苦学习,提高技能,把我的一生献给崇高的护理事业。”一句简单的护士宣言,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苦与付出。
医院有这样一群护士,她们在兢兢业业地护理病人之外,更要承担可能遭受传染性疾病侵袭的巨大风险。可以说,她们当中的不少人,是在拿自己的生命与患者的疾病进行着博弈。
大爱生命与疾病的博弈
戴上N95口罩和一次性帽子,穿上隔离鞋和双层隔离衣,经过3道大门,郭黎才能进入到病房。途经的走道里,“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标识赫然醒目,让人不免有所压迫感,郭黎有条不紊地踱着步子逐渐走进污染区的病房,她平和而不失睿智的眼神告诉记者,她没有恐惧。
医院东院菌阳结核科的护士长,也是菌阳结核科自年筹建以来,首批进驻东院为肺结核排菌病人进行护理服务的护士。5月的济南春暖花开,即便气温清爽宜人,但是没过多久,厚厚的隔离服和N95口罩还是让郭黎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她用微笑的眼神和一个摇头的动作告诉记者:“我很好,没事。”
“只要进了缓冲区,就得全程戴着口罩,在污染区更不能摘。”因为N95口罩的严密防护性,佩戴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憋喘的情况,即便已佩戴多年,只要持续讲话超过3~4句,郭黎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深呼吸,“他们的患病位置都在肺部,随着咳嗽和呼吸,病人会将具有传染性的结核杆菌排到空气中。”郭黎说,因为肺结核排菌病人的高传染性,日夜对病人进行陪护的护士,一不留神就会被传染。
临近中午,到清洁区上厕所时,郭黎才摘下口罩,做了几次深呼吸的动作,仿佛在高原一直缺氧的人突然有了吸氧机。而这种“吸氧”的机会,一天中,郭黎只有两次:中午走出病房吃饭、上厕所;下午下班、上厕所。是的,为了减少外出时间,郭黎一天只上两次厕所,“进出一次光更换衣物就得需要近10分钟时间,这个时间里,保不准会有患者需要你。”为这,她早上只允许自己喝一碗粥,而后到下班之前,几乎不允许自己去喝水。 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郭黎的身体出现异常。去年,郭黎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特殊的护理工作环境让家人为之倍感担忧。“家人先后带我去3家医院进行了检查,像是CT、喉镜、查血,能做的都做了。”幸好,这次只是过敏性咽炎。这次生病经历,也让郭黎更加注重日常防护,“有个健康的身体,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更是为家庭负责。” 在每天需要护理的80多名肺结核患者中,30名耐药患者让包括郭黎在内的所有护士格外注意,“就现有的医疗水平而言,耐药患者的治愈率相对较低,像耐多药患者,治愈率不足40%。护士一旦被传染,治疗起来面临同样的难度。”对于菌阳结核科的护士而言,每天,她们都在拿自己的生命与患者的疾病进行着博弈。 记者了解到,年-年全国18医院调查数据显示,护士结核病患病率为/10万,是普通人群的2.2倍,“医院对健康的 “不害怕、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当时心里颤了一下,护目镜与眼睛周边有缝隙,怕痰液与皮肤有所接触。”安抚好病人从救治病房出来,杨汝燕强压着内心的害怕,有条不紊地洗手、消毒、摘下护目镜、清洗脸部……让杨汝燕欣慰的是,这名患者最终康复出院,“这是山东首例H7N9患者,我们都是在摸索中积累经验,看到他一天比一天好转,我们非常激动。” 除了外出应急,即便身在济南,一旦病人需要,立马穿衣走人,给家人留下的,往往是一个匆忙的背影。半个月之前的一天,已经是晚上8:00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刚到家不久,医院的一个电话打破了家庭的温馨:“东院的一个病人急需人工肺抢救,请火速赶来。”正在给儿子辅导作业的她,放下课本,拿起外套,匆匆离去…… 打电话联络医护人员,穿衣奔赴西院取所需耗材,经过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和半小时车程,赶到东院时已是晚上9:00,直到次日凌晨1:00左右,这名肺部严重疾病的患者才做完治疗,并成功摆脱死神的光临。索性,杨汝燕当天直接住在了东院,简单休憩了几个小时,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对工作来说,我们的时间观念很强;对于家庭来说,我们的时间观念很弱。”病人的理解、家人的支持,是她们护理工作最大的动力。
奉献在病人与二胎间权衡
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宋蓓的脑海里,今年1月份的一次救治经历让她印象深刻。一名60岁左右的男性肺结核患者,突然出现大咳血,病发时间为下午5:30左右,护士交接班的时间段。 不断从病人嘴里喷涌出的鲜血染红了大半张病床,地上、身上,甚至天花板上,四处溅满的血渍让宋蓓来不及佩戴防护手套,戴上口罩进行简单防护后,就对病人展开抢救工作,宋蓓的衣服上和手上,也沾满了病人咳出的血液。“病患咳出来的分泌物,一旦被护士吸入呼吸道,极有可能感染上肺结核。”对这种安全隐患来不及多想,宋蓓和她的同事们一直抢救到晚上8:00才结束。 呼吸重症监护室里,收治的病人多是病情不适合转运的排菌结核病人,以及甲流病人,多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晚回到家,宋蓓没敢去碰3岁的儿子。 呼吸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需要24小时精心护理的科室,这里的护士多是20多岁的年轻姑娘。在这里,护士不仅需要辅助救治病人,更需要照顾病人的吃喝拉撒。于病人而言,比他们的儿女还尽心。“除了下午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患者家属几乎见不到病人。”20多岁的小姑娘,在家连洗碗都不会的掌上明珠,面对神志不清的病人,为他们擦身体、擦脸、洗脚、剪头发、剪指甲,没有半句怨言;碰上腹泻的病人,一天需要擦20多次大便。 二胎政策正式放开,宋蓓夫妇俩想再要一个孩子,可是,病人怎么办?“儿子从1岁开始,我就没怎么管过他;现在上幼儿园了,我也只是送他去了一次学校,还是因为他生病的时候。”对于儿子,宋蓓很内疚;对于撑起家庭半边天的丈夫,宋蓓很感激。权衡许久,二胎,还是再等等吧。
专科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