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贴冬病夏治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担心找不到我们,教您一个好方法,可以置顶“体质调养平台”,这样就可以及时收到我们的实用健康知识信息喽!棒棒哒!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按照季节时令的特点,在三伏期内,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结合天灸、中药与经络,采用天然中草药,制备成膏剂,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处,提高人体阳气和免疫力,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治疗多种寒湿性、虚寒性、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疾病;尤其是对于呼吸系统、过敏疾病治疗效果好。三年为一疗程,一般治疗满三年对于相应的症状都有调整与缓解。

  

年三伏天时间

头伏:年7月12日-年7月21日

中伏:年7月22日-年7月31日

润中伏:年8月1日-年8月10日

末伏:年8月11日-年8月20日

最佳方案:预备伏7月2日-7月12日贴敷一次;头伏7月12日-7月21日贴敷两次;中伏7月22日-7月31日贴敷两次;润中伏8月1日-8月10日贴敷两次;末伏8月11日-8月20日贴敷两次;加强伏8月21日-8月31日贴敷一次,一共10次;

次选方案:如果没有空,只要是在7月12日到8月20日期间,这段期间都是可以来做三伏贴治疗的喔,做三次以上效果更好。

贴敷穴位适应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道溃疡,胃痛,腹痛等;

妇科疾病:痛经,虚寒型月经不调等;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湿疹等。

其他:手足冰凉、怕冷、畏风、反复感冒等阳虚体质及寒湿内盛人群。

想要具体了解阳虚体质、痰湿质,寒湿内盛情况,请参阅文章

中医体质调养——阳虚质

中医体质调养——痰湿质

到了驱除寒湿的黄金时间,中医来支招!

贴敷时间

成人为2—6个小时,儿童0.5-2小时。

连续贴敷3年为一个疗程,可多疗程治疗。

温馨提示:

不可追求发泡故意延长时间,经临床验证,3小时左右药效最大,起泡者和未起泡者临床疗效一致。儿童尤其注意贴敷时间0.5-2小时。

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可适当缩短。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

注意事项

1.贴敷当天不宜洗澡,贴敷部位十小时内不宜着冷水、勿用肥皂及浴液搓洗,不要受凉;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贴敷当天忌食生冷、辛辣、海鲜等发物,忌酒;

3.将药物去掉后,保证贴药局部无残留;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冬病夏治三伏天不能“包治百病”,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本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三伏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5.非虚寒证人群不适合选用冬病夏治三伏贴,尤其是阴虚体质,不适合;

想要具体了解阴虚体质,请参阅文章

中医体质调养——阴虚质

6.其他谨遵医嘱。

贴敷后反应处理

1.贴敷后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瘙痒、刺痛,或出现小水疱均为正常反应,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对肌肤色泽有严格要求者,请慎重考虑)。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3.小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大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4.贴敷后个体存在差异性,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医院进行对症处理。

5.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或其他严重情况者,医院皮肤科就诊处理。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疾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如急性咽喉炎、支气管扩张、发烧、咳黄浓痰、咯血、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

5.孕妇及3岁以下婴幼儿;

6.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7.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的病人。

温馨提示

即将开始“冬病夏治”三伏贴,需要了解自己及家人是否适合三伏贴的朋友,欢迎和我联系,可以添加本人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zzl/6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