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然而宝宝出汗与大人有所差异,总是让妈妈们担心。究竟哪种情况正常,哪种不正常呢?需要给宝宝补点什么吗?爸爸妈妈们还真需要补上一课,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的问题。
先普及一个常识:宝宝比大人爱出汗!
相对于成人来说,婴幼儿的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也较多,并且活动量又大,新陈代谢旺盛,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再者,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经来调节的,宝宝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的抑制功能差,即使在晚上睡眠时,植物神经依然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宝宝刚入睡时也很容易出汗。
一、“生理性多汗”,这些情况让宝宝爱出汗
大多数宝宝出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一般都可以找到明显的外部原因或诱因。比如:
气候炎热或室内空调温度过高而致宝宝多汗;
宝宝游戏、跑跳、剧烈的运动后出汗多;宝宝衣服穿得过多;晚上被子盖得太厚,使宝宝过热而出汗多;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也会导致多汗。
宝宝多汗,爸妈不必过分担忧,首先应该积极寻找宝宝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只要去除导致宝宝多汗的外界因素就可以了。
二、“病理性出汗”,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分析
有些宝宝出汗是由于生病引起的,病因比较复杂。常见有以下几种。
1、儿童肥胖症:肥胖宝宝即使动一动或平时走走路也会大汗淋漓。
2、佝偻病:多汗是佝偻病活动期的重要特征表现,通常还伴有夜间哭闹、枕秃、乒乓头、方颅、前囟门增大且闭合延迟等症状,头部出汗较多。
3、心肺疾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也常常会大量出虚汗。
4、结核病:患有结核病的宝宝不仅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称为“盗汗”。同时还伴有午后低热或高热,面孔潮红,消瘦等表现,有的还会出现咳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5、低血糖:空肚子时多汗应考虑低血糖症表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
6、药物性多汗:吃退热药过后,引起大量出汗。
判断宝宝病理性多汗,除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分析以外,还应进行有关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父母也不能擅自下结论,随便给孩子用药。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医院检查,各位宝妈们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带宝宝到宾川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进行体检。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症状,以便及时正确诊断。
出汗多了要补点锌
出汗多的孩子容易丢失更多的水分、盐和锌,从而导致血锌降低。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视觉以及性发育密切相关。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于锌的需求量比较大,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造成体内缺锌,自然食欲减退。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增加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动物内脏等。必要时找医生开点补锌的相关药物,另外宝宝出汗多时家长要多给孩子喝水、汤、粥类,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代谢的需要。
各位宝妈如果发现你的宝宝有多汗的异常情况时,请及时带宝宝到我中心体检。
(儿童保健部:林升春)
备注:根据《网络安全法》本文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谢谢!
业务妇产科:
儿科:
儿童保健科:(手机:)
B超心电室:
中医科:
上班时间:8:00-11:00,中餐半小时,11:30-16:0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