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过,标志着盛夏季节的到来,很多市民也抓紧在这个季节里,调理身体,进行身体的保健。
很多人都知道夏天有个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近年颇为流行的一种调理方法,在夏季通过中医手法起到驱赶疾病、固元气、提升阳气和治未病的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冬病夏治?这是因为一些疾病容易在冬季因为身体阳气不足、寒气中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而发作或复发。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
尤其是在三伏天期间,肌肤腠理开泄,采用某些特殊的调理方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一方面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治疗虚寒引起的疾病。
它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方法有哪些?平时我们冬病夏治的时候会选择用三伏天穴位贴敷。
而三伏贴更是因其“简、便、廉、验”,作为一个中医适宜技术,已成为爆款,近年来悄然流行起来,可以说是“冬病夏治”出道组合里的C位。
什么是天灸?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治瘰疬未溃者,宜天灸,以毛茛鲜者捣泥,缚疬,帛束之。俟发泡弃之。”率先提出“天灸”一词。
《针灸资生经》第三中云:“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本草纲目》卷十七毛茛条中也记载:“山人截疟,采叶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故呼之为天灸,自灸。”
"为何选择三伏天、三九天?一年中炎热、寒冷的极点莫过于三伏、三九,其分别是四时阳气、阴气最盛的时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观点,三伏天是使用温热药物补益阳气、驱逐寒邪的最佳时期。把握最佳的时机,才会使疾病的预防及身体的保健取得最好的效果。
天灸疗法适应证广医院开展天灸疗法已多年,据临床观察,天灸疗法能有效治疗各种鼻炎、哮喘、咳嗽、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慢性胃肠炎、颈椎病、腰痛、关节痛、痛经等疾病,尤其是提高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有效率高达87%。
同时,天灸疗法还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因其温通经络、驱寒逐痹的作用而对各类痛症具有显著疗效。
多长时间为一个效程?三伏天是从每年夏天的初伏开始,每10天一次;三九天是从每年冬天的冬至开始,每9天一次。
应坚持连续3年于三伏天、三九天进行天灸治疗,中途不要间断,这样可以获得比较巩固的疗效。
注意事项1、贴药时背部皮肤应干燥,贴药后不宜剧烈活动,以免药膏脱落。
2、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如贴药后感觉不适难以忍受,可提前取下,并在取药后用清水冲洗局部,除净残留药膏。
3、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热感属正常现象。如局部皮肤红肿、瘙痒、水泡,应避免搔抓破损。水泡溃破者保护创面,防治感染。医院处理或擦烫伤膏。
4、贴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戒烟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韭菜等易致化脓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进行冷水浴。
5、有严重心脏疾患、糖尿病、瘢痕体质、孕妇、皮肤过敏、急性发热性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今年的三伏灸治疗时间表年7月07日
年7月17日
年7月27日
年8月06日
年8月16日
温馨提示开单贴药地点:广医院住院楼一楼。
-/。
不需要预约,当日在收费处挂天灸号即可开单治疗。
广医院针灸科、治未病科等科室均有开展。
-END-
往期回顾:
5分钟学会肠肠运动操,让你的粑粑顺畅排放~
这么洗澡=生病+短命!尤其是夏天
经常枕部和项上部疼痛?可能是枕神经痛!
“毒五月”来袭,不会解毒怎么行?学会3招,整个夏天不生病!
保护盆腔,从“盆腔操”开始,六分钟让你更健康(内附视频)
长期步行的人,最终会这样!惊醒了无数人!
版权声明:本文为养生深圳原创,版权归养生深圳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长按解锁获取更多健康养生知识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