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小朋友偏爱的冷饮又开始活跃了。大家都知道,夏天不能多吃冷饮,特别是小孩肠胃比较脆弱,容易拉肚子,却不知道夏季更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那么,在夏季有哪些儿童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夏季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有哪些?
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
2.疱疹性咽峡炎儿童疱疹咽峡炎常见于1-7岁儿童,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季为高发季节。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常常会引起同游玩的孩子一同发病。除了咽峡部疱疹外,常常伴有高热、咽痛、头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等。
3.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解便常常夹杂粘液、甚至脓血,便意急切,解便后又始终觉得没有解干净,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又因为这种疾病常常会因为食物源引起,常常还可以出现幼儿园、小学班级集体发病的情况。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4.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由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常伴突发高热、恶心、意识障碍、惊厥、呕吐、嗜睡、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症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对乙脑最好的预防就是防蚊灭蚊,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5.传染性结膜炎该病常常突然出现眼部烧灼感,疼痛、眼皮红肿、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双眼充血、甚至出现眼睑肿胀等。传染性结膜炎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都可能会感染,注意卫生是预防的重点。
二、预防夏季传染病的方法有哪些?
夏季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流行性脑炎、水痘、风疹等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小朋友患传染病的几率:
1.常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用手揉眼,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晒衣被,婴幼儿奶瓶定期消毒;
3.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
4.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注意合理蔬果、粗粮搭配,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以做到营养均衡;
5.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衣,降低感冒几率;
6.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使得孩子更少出现高烧的情况。
防范于未然,永远是最好的方式。我们真诚地希望所有学生和家长都能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传染病的感染,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学习。
现在正是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的多发季节,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知识,更好地做好预防吧!
肺结核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肺结核预防措施
(一)卧室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三)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四)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
潜伏期:4--46天,一般为2周左右。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一)灭鼠为主,同时做好防鼠工作,床铺不靠墙,睡高铺,屋外挖防鼠沟,防止鼠进入屋内和院内,新建和改建住宅时,要安装防鼠设施。
(二)灭螨,防螨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经常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喷洒灭螨,清除室内外草堆。
(三)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四)做好消毒工作。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注意个人防护。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防病、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防病方法,并且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珍爱生命,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每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