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肾经膈俞穴17

功能理气宽胸,活血通脉。具有养血和营,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1、血瘀诸证。2、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3、隐疹、皮肤瘙痒。4、贫血。5、潮热、盗汗。现今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内外膜炎,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营养不良。现代研究,膈俞为血之会,为一切血证之常用穴,有生血、止血作用。针刺膈俞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有降血压作用,对Ⅰ、Ⅱ期高血压降压作用较好,对血糖也有调节作用。取穴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配伍1、膈俞穴配内关、足三里治呕吐、呃逆;2、配足三里、血海、肓膏治贫血。3、配内关、胃俞、商丘穴治胃脘痛。4、配内关、承山、肝俞、长强穴治脏毒肿痛、便血不止。5、配心俞、胃俞、中脘、大肠俞、劳宫穴等治噎食不下。6、配大杼、身柱、曲池、合谷、风池、肺俞穴等治气喘。7、配通谷、章门、期门、食窦、陷谷、石门穴治胸满。8、配曲泽、督俞穴治心痛。9、配天容、缺盆、大抒、云门、尺泽、二间穴等治喉痹。10、配足三里、少商、然谷、胃俞、大肠俞穴治不能食。11、配外关、中冲、肝俞、三里、三阴交穴治吐血、衄血。保健膈俞的作用相当于中药里活血养血的当归,还兼有补血佳品阿胶的作用。经常按揉膈俞穴,不但能纠正贫血,治疗血虚导致的皮肤瘙痒,缓解阴血亏虚导致的潮热、盗汗,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人体保健不可多得的一个好穴位。两手置于被施术者上背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膈俞穴。按揉的手法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2~3分钟,两侧膈俞穴同时按揉。文献1、《孔穴命名的浅说》:“膈俞,有主膈肌病之义。”2、《灵枢·背腧》:“在七焦之间,……夹脊相去三寸所。”3、《类经图翼》:“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二寸。”4、《新针灸学》:“在第七椎之下旁开约二横指。”5、《针灸甲乙经》:“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zzl/9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