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有“针灸拔罐,不好去一半”的说法,和针灸、艾灸一样,拔罐也是传统中医学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利用各种罐具,如竹罐、陶罐、玻璃罐等,用一定的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具吸附在人体穴位和患病处,造成充血和淤血现象,以此来治疗疾病,那么拔罐是否真是均利于健康呢?
拔罐要谨慎,虽然有一定物理治疗的作用,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拔罐。拔罐并非是印子越深越好,也不是一定要大红大紫才最有效,正确拔罐有益健康,但不了解注意事项,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作为养生爱好者的王大叔,每当自己觉得“中暑”时也喜欢通过拔罐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而事实是,拔罐并未改善王大叔的症状,反而因为发热而住进医院。
6月份,在永康还算是凉快的月份,王大叔觉得自己出现了所谓的“中暑”现象,于是自行在家拔罐治疗,当出现明显的淤血,很深的印子才取下罐具,而如此高强度的拔管让王大叔痛苦不堪,因为拔罐的疼痛,王大叔连平卧都觉得是煎熬,但他觉得这种疼痛是在排毒。第三天王大叔开始出现发热、畏寒、寒战,最高体温达39℃,医院就诊。
那么发热又跟拔罐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在拔罐过程中,由于罐内的负压所造成的皮下毛细血管破裂造就了细菌入侵的机会,皮肤表面的细菌通过这些肉眼看不见的伤口进入血液,由此造成了感染。那么拔罐是否就会引起感染呢?也并非如此,只要掌握注意事项,也可以避免成为第二个王大叔。
警惕
1、有心脏病、皮肤病、血液病、结核病等各种传染病的人,以及体质特别虚弱的老年人最好慎用此法;
2、血压低的人也不能拔罐,以免加重原来的疾病;
3、若患有糖尿病者,尽量不要刺血拔罐,否则皮肤不容易愈合,容易并发炎症;
4、孕妇、月经期女性也不应轻易拔罐,经期拔罐可能会影响月经正常,甚至拔罐可能引起孕妇先兆性流产。
拔罐注意事项
1、拔罐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力度,以免引起皮肤感染造成皮肤重度淤血。
2、餐后1小时尽量避免拔罐,太饱、太饿都不适合拔罐,拔罐最好保持在15分钟内。
3、拔罐后至少3小时内,不建议吃凉的东西或吹空调、电扇。
4、个人体质不同,若出现面色苍白、恶心等不适,及时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