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

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药理学

1.药效学(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产生作用的机制

2.药动学(PK):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

3.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药物的选择性低

4.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三致作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6.无效量:不出现效应的剂量

7.最大有效量:又称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剂量

8.治疗量:又称常用量,比阈剂量大而又小于极量之间的剂量,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病人有效而又不出现中毒反应

9.半数有效量:是指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ED50

10.半数中毒浓度TC50——当药物剂量加大,达到能引起半数动物中毒时的剂量或浓度称为半数中毒量TD50

11.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

12.受体增敏:长期应用β-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突然停药可治反跳现象,这是由于β受体的敏感性升高所致

13.受体脱敏:指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14.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少,则易透过生物膜;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多,不易透过生物膜

15.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多,不易透过生物膜;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少,容易透过生物膜

16.给药途径吸收的快慢顺序:吸入>舌下(硝酸甘油——心脏病)>直肠>肌内>皮下>口服>皮肤

17.吸收:药物由经血管外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

18.分布:指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19.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被排出体外的过程——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20.多次用药浓度-时间曲线———每个半衰期间隔给药一次,在第一次用药时,给予两倍的剂量,也可达到坪值浓度

21.传出神经系统,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其中植物神经系统也称自主神经系统。

22.乙酰胆碱怎么灭活?——被胆碱酯酶水解失效

23.毛果芸香碱——直接作用于M胆碱受体——缩瞳——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使括约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运用与青光眼和虹膜睫状体炎

24.新斯的明——逆性抗胆碱——兴奋骨骼肌和平滑肌

25.有机磷酸酯类用于农业及环境卫生杀虫

26.有机磷酸中毒的解救——1%盐水、1:,高猛酸钾或2%碳酸氢钠反复洗胃——使用阿托品解救药物

27.胆碱酯酶复活药是以氯解磷定为首选药———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水解乙酰胆碱活性

28.氯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在骨骼肌神经肌肉处最为明显

29.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抑制腺体分泌;扩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松弛平滑肌;兴奋心脏、扩张小血管;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30.阿托品的临床作用:

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胃肠绞痛,对胆绞痛及肾绞痛疗效差,经常与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合用;

抑制腺体分泌———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以减少呼吸道腺体及唾液腺分泌;

缓解型心律失常;

休克(感染性休克)———解除血管痉挛舒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而使回心血量及有效循环血量增加,使血压回升

31.阿托品的禁忌症: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32.东莨菪碱有防晕止吐的作用

33.去甲肾上腺素不能口服——可取适量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可收缩食管或胃局部黏膜血管,产生止血效果

34.局部组织坏死———应停止注射或更换注射部位,进行热敷,并用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作为局部侵润注射,以扩张血管

35.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兴奋心脏、收缩血管(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β2受体)、升高血压、舒张平滑肌(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

35.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过敏性休克——肾上腺激动α受体,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消除黏膜水肿;激动β受体,改善心功能,升高血压,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过敏介质释放,可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

36.麻黄碱———脱敏:短时间内反复给药作用,可逐渐减弱,即具有快速耐受性

37.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酚苄明、哌唑嗪、育亨宾

38.普萘洛尔: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辅助治疗等

39.苯二氮卓类的机制——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

40.氯丙嗪的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抗精神病作用;

较强的镇吐作用;

影响体温调节;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可阻断受体,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大剂量可阻断M受体,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尿潴留及便秘等;

内分泌系统

41.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42.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用于预防心肌梗死

43.吗啡的中枢作用——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缩瞳、催吐

44.吗啡的临床应用——疼痛;腹泻(减轻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45.吗啡的不良反应——急性中毒(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抢救)

46.吗啡的禁忌症——禁用于分娩止痛

47.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药物治疗目标:

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次数;

预防心律失常,心律不齐,病理发展;

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少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8.强心苷类药物——对伴有心房颤动或心室率过快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最好

49.强心苷类的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会出现恶心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失眠,谵妄,视力模糊等症状;

视色障碍是强心苷中毒时的特有症状;

心脏毒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有室性早搏

50.强心苷类的中毒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毒患者应及时补钾,可选用苯妥英钠

51.卡托普利的毒性小,耐受性良好;卡托普利可出现刺激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

52.氯沙坦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AT1受体阻断药,具有高选择性

53.普萘洛尔的不良反应——因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伴有支气管哮喘,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患者禁用

54.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平稳降压和长期治疗;

根据高血压程度选择药物;

根据病发症与不良反应的特点选用药物;

联合用药;

个体化治疗方案

55.因β受体阻断药易导致冠状动脉收缩,故禁用于变形型心绞痛

56.β受体阻断药与硝酸酯类合用的原因:

可抑制硝酸酯类扩张外周血管所致的反射性心率加快;

硝酸酯类可降低β受体阻断药引起的心室容积扩大和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并相互抵消不良反应

57.呋塞米的临床应用:严重水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中毒;高血钾症和高血钙症(增加钾的排出,抑制钙的重吸收)

58.呋塞米的不良反应:高尿酸血症

59.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抗炎;

免疫抑制与抗过敏;

抗内毒素;

抗休克;

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

其他作用(退热兴奋中枢促进消化影响骨骼允许作用)

60.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替代疗法);

严重感染;

休克(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种休克);

防止某些炎症等后遗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

血液病及肿瘤;

皮肤病

61.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的不良反应: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诱发或加重感染;

消化系统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延缓伤口愈合;

糖尿病;

白内障,青光眼

62.胰岛素治疗时最常见的副作用:低血糖反应

63.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降血糖: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64.双胍类药物的临床应用———2型糖尿病:尤其适用于肥胖型患者———预防糖尿病:针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基本缺陷

65.双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乳酸血症:甲福民引起乳酸血症,减少,故广泛使用

66.抗菌谱: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67.化疗指数:为评价化疗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一般用LD50/ED50或LD5/ED95表示;通常化疗指数越大,用药越安全

68.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应避免日光或紫外线直接照射

69.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菌产生的能使药物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水解裂开,产生耐药性

70.青霉素的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敏感的G+球菌、杆菌、G-球菌、螺旋体所致的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链球菌

革兰阴性球菌感染

革兰阳性杆菌感染——白喉

放线菌引起的放线菌病;螺旋体感染如梅毒、回归热、钩端能拴起病房等

71.青霉素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及时就地抢救,肌注肾上腺素0.5-1.0mg)

72.链霉素的耳毒性发生率较高,其次是神经肌肉麻痹,肾毒性较少见

73.异烟肼:治疗结核病的主要药物;抗菌作用强,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而轻,价廉、可口服

74.异烟肼的药理作用:选择性作用于结核杆菌,对其他微生物无效;易产生耐药性,时常联合用药

75.异烟肼最有效、最安全,对全身各部位各种类型得结核病都有效,是抗结核病的首选药。

76.异烟肼的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炎——最常见;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肝脏毒性——最严重

77.利福平的药理作用:抗菌谱广,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作用强

78.利福平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之一

79.抗结核病的合理应用:早期用药;联合用药;有规律长期用药;适宜药量

END

祝Fu

啊哈哈哈哈嗝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zzl/1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