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骨骨干结核

骨干结核仅次于淋巴结核,是第二常见的肺外结核类型,主要是由原发结核病灶通过造血或者淋巴系统直接蔓延所致。短骨骨干结核分为增生硬化型和破坏型。手足短骨骨干结核较为常见。病人多为10岁以下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少见,病变也常多发。

疾病分类

增生硬化型

病变区髓腔密度高,中间夹杂着少许低密度区,髓腔与皮质界限不清,可见轻微的骨膜反应。

破坏型

骨干中央形成类圆形或卵圆形的囊性低密度区,较大的病灶伴有骨干梭形增粗和周围广泛的骨膜增生。

病因

短骨骨干结核由原发结核病灶通过造血或者淋巴系统直接蔓延所致,其中约95%继发于肺结核。

主要病因

短骨骨干结核主要由原发结核病灶通过造血或者淋巴系统直接蔓延引起。

传播途径

有肺结核的患者经呼吸道通过气溶胶或空气传播。

好发人群

患有肺结核的患者。

10岁以下儿童。

免疫功能低下者。

症状

短骨骨干结核早期可见患肢局部肿痛、压痛、活动受限,进而于骨髓脏内显示骨质破坏。骨髓腔内的脓肿可穿过皮质、骨膜形成窦道,且有结核全身症状。典型症状

患肢局部肿痛、压痛、活动受限、骨质破坏、窦道形成、结核全身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合并结核原发病灶如肺结核,可出现肺结核相关呼吸道症状,如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纹理增粗、肺组织空洞等。

并发症

关节结核、病理骨折、化脓性骨髓炎

需要做的检查

X线检查、骨穿活检、CT及MRI、血常规、结核菌素实验诊断标准

短骨骨干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肢局部肿痛、压痛、活动受限,午后低热、盗汗、乏力。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中心病变)和虫蚀样破坏(边缘病变)、游离死骨和骨空洞。骨穿活检于术前(后)取肉芽组织,见干酪样坏死物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内生软骨瘤

内生软骨瘤手足短骨多见,呈单发或多发无痛性肿胀,局部有囊状感,X线示囊状骨破坏及有软骨钙化,发生髓腔者破坏区边界清楚、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软组织无改变,软骨钙化呈斑点、环状钙化或“多房”性改变,根据以上病理改变及X线表现可以与骨干结核鉴别。

骨髓炎

骨髓炎发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弥漫性肿胀。X线显示:急性期见弥漫性骨质破坏,范围广,骨膜反应明显,软组织弥漫性肿胀;慢性期与骨质增生及破坏同步并存,即在骨破坏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骨外膜增生、骨干增粗、内膜增生、髓腔变窄,致使骨密度增高,甚至髓腔闭塞。有骨膜反应时软组织肿胀减轻,往往有死骨形成。根据以上病理改变及X线表现可以与骨干结核鉴别。

跖骨头坏死症

好发于20岁左右青年女性,患者表现为第2跖趾关节肿痛。X线平片见第2环骨致、扁平,有增生现象。

痛风

发作性疼痛,发作时局部皮肤红肿,X线平片示短管状骨端有虫蚀样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通常,患者的血尿酸高于50mg/L。

纤维异样增殖症

软组织有肿胀,X线平片见病骨的骨髓腔变大、皮质变薄。

疲劳骨折

常见于长途行走之后,软组织不肿胀。X线平片可见跖骨局限性骨膜增生及骨折线。

治疗

短骨骨干结核是结核杆菌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故应遵循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治疗,应采用抗结核药物,短程强化抗痨方案,病情严重者应采用病灶清除术。

药物治疗

由于短骨骨干结核是结核杆菌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故应遵循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治疗。应采用短程强化抗痨方案,即2-3SHRZE/6-9HR2ZE(强化期2~3个月,巩固期6~9个月)。为了预防和减少大剂量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次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尤其年幼及老年患者,便于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链霉素仍作为首选药物,遇过敏或出现旱期耳肾毒性反应,则应果断停用,疗程不超3个月。

乙胺丁醇对肝功能损害较大,疗程一般不超6个月。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术前视患者病情、体质状况正规化疗2~4周。充分显露病灶后,清除脓液、干酪样物质、死骨及结核性肉芽组织。病灶清除干净后,用生理盐水和5%的碳酸氢钠液反复冲洗,并认真止血,术后常规进行复查X线。

预后

短骨骨干结核患者如果治疗及时,可以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定期遵医嘱进行复诊。

饮食

短骨骨干结核患者能量消耗大于常人,故热能供给应稍高于正常人。蛋白质是结核病灶修复的重要材料,故结核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饮食。结核患者饮食应添加适量维生素,有助于病情恢复。

饮食调理

短骨骨干结核患者宜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短骨骨干结核患者忌饮酒和咖啡,忌食用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

护理

短骨骨干结核患者应了解各类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注意防止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病灶清除术后患者应局部固定。

日常护理

了解各类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

短骨骨干结核患者应注意防止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病灶清除术后患者应局部固定。

预防

有结核原发病灶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结核病情进展,防止出现短骨骨干结核。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合理膳食、经常运动、强健体魄,增强免疫力。

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经常运动,强健体魄,增强免疫力。

有结核原发病灶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结核病情进展。

宋永忠教授

宋永忠老师,世界中医骨伤联盟主席、CCTV-1健康顾问、天天养生堂健康嘉宾、北京北苑中医门诊部院长、团中央青企副秘书长、中医师承导师、中医世家、骨伤专家、京城名医。秉承医理、自成一脉;以宋氏中医正骨、宋氏气血调理,成为中式正骨的传承核心(治疗患者数十万人,培养正骨学生上万人,收徒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zzl/12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