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猴痘疫情多国爆发会不会成为全球大

新冠疫情尚未平息,猴痘又来了!自从5月7日英国报告了首例猴痘病例,随后欧美多国也陆续发现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消息,截至当地时间24日,全球已有19个除非洲外的国家和地区,上报例猴痘确诊病例,和例疑似病例;而与有症状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已经开始发生人际传播!

不少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听起来猴子才会得的“痘”,为什么会在人类中出现?会不会成为全球大流行病?又能否通过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2大传播方式要警惕

猴痘,是由于猴痘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虽然被称为猴痘病毒,但它并不只存在于猴子中,还可通过松鼠、老鼠、土拨鼠等啮齿动物传播给人,并在人类之间进行二次传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1猴痘病毒的发展历史

很多人误以为猴痘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实际上早在年,科学家便首次在实验室猴子身上发现了猴痘病毒。它主要流行于非洲东部和西部,通常在热带雨林附近,但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地区:

年,在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第一例人感染猴痘病例;年,在美国出现非洲大陆以外的首次疫情,追溯病毒来自于宠物土拨鼠;年以来,欧美零星的病例都能追溯到非洲旅行经历。

2猴痘病毒的传播途径

①动物传人。比如:

◎直接接触到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伤口;

◎食用未煮熟的受感染动物的肉和其他动物产品。

②人类之间的二次传播。比如:

◎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损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

◎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可能造成呼吸道飞沫传播;

◎与感染者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

◎经由胎盘或生产期间的密切接触发生母婴传播。

2

猴痘可自愈,但病死率可达10%

危害不容忽视!

1猴痘有一定自限性

人感染猴痘病毒后,潜伏期为8~21天;发病后感染者会先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在发烧后的1~3天左右,患者身上会出现皮疹,数量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往往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这些皮疹会经历囊泡、脓疱阶段,最终结痂脱落。

虽然感染猴痘后会出现密密麻麻的皮疹,给人的视觉伤害较大;但猴痘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以往多数感染者会在2~4周内痊愈,无需特殊治疗。

2猴痘病死率在1%-10%

需要注意的是,猴痘也有一定的病死率,我们不能对它放松警惕:

一方面,猴痘病毒跟新冠病毒一样,也有不同的变异株。其中,西非株致病能力弱,病死率只有1%左右;但中非株致病能力强,病死率差不多有10%。部分受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另一方面,不同人群对猴痘病毒的抵抗力不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称,感染猴痘的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现重症;怀孕期间感染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包括胎死腹中。

3

猴痘会成为全球大流行病吗?

本次猴痘疫情属于“非典型”——多国集中出现了不同寻常的病例数,且仅有极少数病例有过猴痘风险地区旅行史。这是否意味着猴痘病毒的传染能力变强,会和新冠一样,成为全球大流行病呢?

1暂时无需担心大范围传播

从既往的研究来看,猴痘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只有0.6~1.0,即猴痘患者平均能把疾病传染给0.6~1.0人,可以说其传染性不强,甚至很难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也意味着猴痘不会像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R0在7左右)一样出现全球大流行的情况。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欧美多个国家之间出现的猴痘病例多为散发,病例间并无明显关联;而已经发生的感染中,密接人员感染也较为少见,暂时无需担心出现大范围传播。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研究员法比安曾在采访中表示:“这种流行病持续很长时间的可能性很小。可以通过追踪密接者很好地隔离病例,并且还可以在必要时使用有效的药物。”

2仍要警惕病毒发生变异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猴痘病毒掉以轻心——过去2年里,我们从新冠大流行中吸取的教训是,不要过早地给病毒及其特性下定论。猴痘病毒是否会出现变异,从而“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还需要持续的监测和研究。

另外,森林砍伐和狩猎、人口流动和气候变化、食用猴子等野生动物……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猴痘病例,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4

猴痘疫苗有了吗?

还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一个好消息是,目前中国还没有猴痘病例,今天没有,历史上也没有。但为了“防患于未然”,不少朋友都非常关心一个问题:“猴痘疫苗”有了吗?

答案是:暂时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特效性的治疗方式,但这不意味猴痘病毒是“无懈可击”的。

1天花疫苗:可提供一定保护

实际上,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同属于“正痘病毒属”,因此天花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猴痘病毒。

英国学者NeilMabbott在采访中表示:“天花疫苗可以为猴痘提供高达85%的保护。在英国,天花疫苗已经被提供给感染猴痘的人,和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被认为有风险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全世界(包括我国)已于年消灭了天花,并逐渐停止天花疫苗接种,因此我国绝大部分80年代后出生的人,对于天花和猴痘普遍没有免疫力;

即便当年接种过天花疫苗,如今疫苗还有多少保护效力,仍然未知,但总归比“裸奔”要更有保障。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与猴痘病毒的差异很大,打过水痘疫苗并不能预防猴痘病毒;而很多年轻人手臂上的疫苗接种疤,可能不是天花疫苗留下的,而是预防结核杆菌感染的卡介苗的印记。

2预防猴痘,从身边小事做起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6点来帮助预防猴痘感染:

①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比如野生或者来历不明的猴类、啮齿类动物等;

②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动物;

③食用所有含动物成分的食物之前,应该彻底煮熟;

④在人群密集场所保持距离、戴口罩;

⑤尽量不与他人共用衣物、毛巾及床上用品等;

⑥要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类洗手液。

最后,如果近期出现上文描述的皮疹等可疑猴痘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本文来源于我是大医生官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jbby/13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