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溺水,刻不容缓

游泳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但存在一定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发生事故。特别不要到未开放的水域去游泳,即便是到开放的游泳场所去游泳,最好也要结伴而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接连发生大学生游泳溺水死亡事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游泳安全。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01

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游泳。

02

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游暗流、漩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的场所。来往船只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03

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04

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游泳不适合的人群01

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和精神失常的人,下水容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

02

患有癫痫病的易抽搐的人不宜游泳,以防因突然发病而失去游泳技能发生危险。

03

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红眼病、性病、体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可参加游泳,以防止传染病传播。

04

耳聋者不宜参加游泳,因耳聋者中耳内调节平衡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削弱了身体平衡能力并使自己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如何预防溺水01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02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03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04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夏季游泳溺水后如何自救01

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02

溺水后要保持镇定,尽量将头后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呼救。

03

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应配合施救者,仰卧水面,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04

溺水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

游泳切记16忌

忌饭前饭后游泳;

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忌月经期游泳;

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忌长时间曝晒游泳;

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

忌游泳后马上进食;

忌游时过久;

忌有癫痫史游泳;

忌高血压患者游泳;

忌心脏病者游泳;

忌患中耳炎游泳;

忌患急性眼结膜炎游泳;

忌某些皮肤病游泳;

忌酒后游泳;

忌忽视泳后卫生。

预防溺水“五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同学不擅自下水施救。

最后特别强调,自救是一种本能,不熟悉水性误入水者,不要慌张,保持头脑清醒,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救。呼救后深呼吸,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注意防溺水,安全快乐一辈子。

编辑|彭雯雯

审核|贾志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boysd.com/zzzl/12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