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同道,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讨论一个多学科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就是结核病。结核病在世界蔓延几千年,迄今没有被消除,很难有单一的学科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此次和呼吸科、感染科、结核病科的同仁们来讨论结核病当中最难啃的骨头——耐多药结核病。看看当前国际的一些进展,以及我们下一阶段所要采取的策略。
既然来谈耐多药结核病,还得先从结核病的整体消除目标开始谈起,世卫组织曾经根据全世界的结核病蔓延情况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希望在年达到消除结核病。对于「消除」这个概念,有些呼吸科医生可能会理解为「就此没有结核病了」,事实上,我们指的「消除结核病」的概念是「elimination」的概念,也就是「结核病不流行」的程度。
WHO的目标:年降低发病率90%
这个概念基本上也就是希望达到:结核病相比现在而言,每年发病率再下降90%。当前,中国的结核病发病率大约在每年60/10万,也就是说希望在年时,中国的结核病发病率下降到10/10万以下,这个数字就意味着基本上到达结核病低发的地区了,这个目标其实非常艰难,因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全世界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的比例是每年1.5%左右,中国做得相对较好,超过了3%。但我们也知道,即使是每年下降3%,在到年的这10多年里,我们想达到下降90%的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其中的障碍会有很多。
一个很重要的障碍可能是「耐多药结核病」,我在这里给大家看两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是左边绿色的部分,中国结核病患者接受治疗率超过90%,在全球居于非常高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国发现结核病并进行治疗比例非常高,而且治疗的成功率也非常高。这几个指标加在一起,大家可能会觉得中国的结核病治疗情况非常理想,但事实上,除了这些对药物敏感的结核病,还有一个指标特别需要大家